打印页面

首页 > 三农新农村 机声隆隆秋收忙

机声隆隆秋收忙

 庆丰农机合作社近200台机器全部上阵

机声隆隆秋收忙

□晚报记者   李玉荣   /

 luf151078.jpg

收获的大豆正在从机舱倒出。

收割机的轰鸣声,让人听不清说话的声音,但是宋占立还是打着手势,指挥机手收割。102日,在驿城区水屯镇 石庄村一块100多亩的大豆地里,该区庆丰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宋占立正在指挥几台大型收割机收割大豆。

“这100多亩大豆,我组织几台大型收割机几个小时就可收完,方便快捷。”宋占立说,现在都是订单农业,提前已经签订协议,秋收时,我们庆丰农机合作社都是有计划地进行。

40多台机器开足马力抢收

“今年我种了二十七八亩玉米,长势好,一亩地收1200斤,不到半天就收割完毕。”在水屯镇钟楼村田间,50多岁的村民宋胜利兴奋地说,今年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现在农民种地省力、省时、省心,秋收很轻松。与过去相比,如今的农民,可谓是享福的农民、幸福的农民。记者看到,当日,他们村附近的玉米已经收割完毕,田间拖拉机正在犁地准备播种小麦。

“现在是轮式籽粒玉米收获机,出来就是玉米籽。”宋占立说,今年,他组织合作社的20多台玉米收获机器,帮农民抢收抢种,农民非常满意。

“秋收时节,我们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检修一下机器,按照协议我们要准时收割。”宋占立说,农民信任咱,咱也得把农民的活干好,不能辜负农民对咱的期望。

宋占立说,水屯镇的玉米已经收割完毕,下午,他将组织机器到三门闸收割900亩订单玉米。

宋占立说,玉米收获机、旋耕机、拖拉机等40多台机械开足马力抢收秋作物。如今的秋收如麦收一样快。

耕作、播种、管理、收获一条龙作业

“由于附近村民信任咱,近年来都把土地托管给了合作社。”宋占立说,农民当起了“甩手掌柜”。一村民将10亩玉米全部卖给了粮食收购点。数着一沓百元人民币,他高兴地说:“把地托管给农机合作社,就像是给孩子找了个保姆。不光耕、种、收不用操心费力,玉米亩产还能过千斤,十分划算。”

和这位农民一样,水屯镇很多农民进城从事建筑、安装等,还有很多人常年在外地打工,农忙时节顾不上回家干农活。许多村民将土地托管给宋占立的庆丰农机合作社,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有了农机合作社的专业化服务,地里的农活不用操心了,还能腾出时间和精力从事第三产业,增加非农收入。

“从920日,我们就开始秋收。”宋占立说,不过机械收获,忙也就那么几天,托管的土地实行耕作、播种、管理、收获一条龙作业。通过推广应用秸秆还田、化肥深施、精量播种等新技术,不仅大大节约了种地成本,而且提高了土壤肥力,增加了粮食产量。

如今附近的农民纷纷签订托管协议。该农机合作社托管面积从最初的100多亩已经发展到3000多亩。

宋占立告诉记者,土地托管式作业服务,将零散地块统一整理成大块田地,不仅有利于大型机械规模化作业,还能极大地节约增效,不断增加农业产出效益,让广大农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现代农业的发展成果。

机械化收获已得到农民认可

正在收获大豆的一位农机手告诉记者,在玉米收获的季节,他忙得连自己家的玉米都没收割,因为用玉米收割机收获玉米的农民太多了。

“玉米收割机来回几圈下来,我家的8亩玉米就全部收完了。”农民王晓有说,算算时间和花费都觉得特别划算。“8亩地一个半小时就收割完了,花了几百块钱,如果按人工算,8个人一天半掰完玉米,一个人工130元钱,就得1500多元钱,得多花一倍的钱。如今用玉米收割机的农民越来越多了,它确实效率高。”王晓有兴奋地说。

宋占立告诉记者,他们的农机合作社有20多台玉米联合收获机,从920日开始下地收割,一直到930日都忙个不停。

宋占立说,明年还准备再购买几台玉米收割机,壮大合作社的收获机械,保证服务面积,使老百姓的粮食尽快收割进仓。

组织140多台机械到外地秋收

“现在家里还有40多台机器,要保证本地这些订单作业耕种。”宋占立说,现在他正组织农机进行犁地,等气温下降后进行小麦播种,首先保证家乡的农作物收获播种。

“我们农机合作社有近200台机器。”宋占立说,国庆节当天,他组织合作社的140多台水稻收割机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胜利农场进行跨区作业收割水稻去了。要到这个月的25日左右才能回来,一台机器能收割500多亩水稻。

“有我们的副理事长孙建伟带队。”宋占立说,到外地秋收,也是因为他们信誉好,已经到胜利农场连续收割6年了。由于他们收割的质量有保证,价格合理,赢得了当地群众对他们的信任,他们成了长期合作伙伴。

宋占立说,农机合作社不但实现了土地合理流转、托管等,同时也引领了规模化经营,标准化作业也使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大大提高。农机合作社这种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是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一种模式。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5/1008/3091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