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教育佳作赏析 【030】 “钉子”带来的好脾气

【030】 “钉子”带来的好脾气

    儿子平时很乖巧,但有时遇事也很急躁,比如他想要买一个他自己喜欢的东西,遭到大人拒绝的时候,他想要自己做一件事情,父母不放心他自己去做而拒绝他的时候,他会发火,会哭闹,地无端地摔东西,乱发脾气。

于是,我给他讲了《钉子的故事》:有一个坏脾气的男孩,他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个钉子在后院的围栏上,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7根钉子,慢慢的,每天钉下的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容易。于是,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他告诉父亲这件事情,父亲又说,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脾气的时候,就拨出一根钉子,一天天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的钉子给拨出来了,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的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围栏上的洞,这些围栏将永远不能回复到从前的样子,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就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爱。”

儿子似懂非懂的问我:“妈妈,我发脾气时也像钉子吗?”我肯定的点头,为什么不能由自己来控制坏脾气呢?如果能控制好自己,用理性的心态,平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不是更好吗?粗暴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为什么不去好好的沟通呢?理智的心态才是解决问题的必须,发脾气有时候也是一种无能的表现,不要把自己的无能,粗暴都赤裸裸的展现给别人,那样只会让自己变得懦弱。沉默是金,有时候,沉默胜过无数的语言,但短暂的沉默之后,条理清楚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最强大的表现。

后来,每次儿子再遇事发脾气,我总会跟他提起这个故事,他急躁的性格也在一点一点改变,幼儿时期是孩子的性格形成期,在引导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结了一些微不足道的经验,在这里和更多孩子的父母,老师共同分享一下,也希望能吸取更多的教育经验,培养、教育好祖的下一代!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5/1102/31426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