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教育佳作赏析 【063】让孩子学会在游戏中学习

【063】让孩子学会在游戏中学习

    我们可能经常会在电视上、网络中、微信圈看到,或者是别人口口相传中听到,那些传说中的“神童”,他们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多位无规律的数字,并能一字不差的背诵下来。在我们对那些“神童”望其项背的同时,我们总是那么强烈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他们的超能力,哪怕是一点点也好。

大概很多家长都和我一样,于是开始多渠道寻找他们记忆的方法,想拿来借鉴,盼望着实现自己的孩子有一天也会拥有“超能力”的愿望。遗憾的是截至到目前也没有得到真经,但有这种说法,在他们实现记忆的过程,实际就是把一个一个枯燥的、无生命的数字编排成一个自己能懂的小故事,然后根据故事的内容进行复述,也就能正确背诵一排一排的数字过程。

哦?可以和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我们可以试一下呀!

机会来了。虽然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唱26个英语字母歌,可是到了一年级,需要背会26个音序字母的时候,却出现了卡壳现象。虽然她背了很多遍,但除了能熟练背会第一句abcdefg外,后面的却很难接下来。孩子苦恼,急得抓耳挠腮,甚至于气急败坏,大人也跟着手足无措。我也在积极思考:能不能也把汉语音序编排成一个幽默有趣、孩子能懂的小故事呢?

还真能!于是自创了这一个滑稽的小故事:从前有个孩子叫abcdefg,喝一斤可乐,馍呢?喝一斤可乐,还要吃馍,面对这样的大胃王,真是没脾气。可是吃完之后,她开始难受了,叫道“撑死了”,然后肚子好痛呀,呜呜呜的哭起来,你说她是不是个xin(方言傻)妮子?

这样把一个淘气而且贪吃孩子的贪吃过程,贪吃后的反应,揉进一个孩子能理解的故事中,孩子两三遍就记住了音序的排序,而且还记得牢,不容易忘记。直到现在,她还时不时像说相声一样拿出来秀一把:abcdefg,喝(h)一(i)斤(j)可(k)乐(l),馒(m)呢(n),哦(o),(真是没)脾(p)气(q),撑(r)死(s)了(t),呜(u)呜(v)呜(w), xin(方言傻)(x)妮(y)子(z),背着顺口着呢!

其实每个孩子都一样,孩子的天性就是纯真、爱动、爱玩,联想丰富,他们都是我们的天使、是天地间的精灵。所以,我不断的尝试新方法,徐徐渐进、慢慢引导,让孩子在游戏中展开联想的翅膀,轻松愉快地爱上学习。

这又让我想起孩子两三岁初学汉字时候的几件事来。比如在纸上写一个“笑”字,只不过是这个笑字故意写得有点夸张,然后启发引导孩子,问这是不是一个弯弯的笑眯眯的眼睛?哦,这就是一个“笑”。然后再写一个“哭”字,又是启发又是引导,你看这两个大眼睛多好哭,这还有一滴泪没擦干净呢,这就是一个“哭”字。有“叉”子马怕不怕?怕!有“虫”子咬马怕不怕?怕!所以,又是叉子,又是虫咬的,马就害怕了,就不安分了,就开始不听话了,就骚乱、骚动起来,就是这个“骚”字。总之就是利用汉字的象形、会意等特点,和孩子一起展开联系的翅膀,边游戏,边讲道理,让孩子学会了很多汉字,比同龄孩子提前进入大量阅读的阶段。

直到现在,我仍然在不断的启发孩子。在读文章的时候,首先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写景的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展开,还是按照方位变换来书写;叙事的是按照事件发展的正常顺序来,还是引人入胜采取倒叙手法,描写方式是白描还是细节描写,他们各有什么好处,如果让你去写这样的文章,你该怎样下笔,又该写些什么内容。虽然孩子做得仍不到位,水平离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但孩子每天都在进步,值得欣慰。

孩子是第一次做孩子,我们是第一次做家长。我愿意付出我的所有,陪孩子一起,每天一点点,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5/1102/3143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