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教育佳作赏析 【265】我的“散养“方法

【265】我的“散养“方法

张永兰

时间总是流逝的很快。转眼间孩子就长大了,看着一天比一天成熟的孩子,我不禁满心欢喜,他的成长也有我的功劳呢!

九年前,他怯生生地踏进小学的校门,不管见到谁也都只是把头一低,匆匆地与别人擦肩而过。我有些疑惑:为什么我的孩子会这样?他应该是个阳光活泼的孩子啊!我告诉他:学校就是个大家庭,老师就像父母、同学就像兄弟,你就是这个家庭的一员。

入学几天后,入学几天后,我的疑惑随着孩子的变化烟消云散。他开始和我兴奋的谈论学校的各种新鲜事物和他的好朋友。孩子已融入了学校这个集体,我欣慰的笑了。

他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成绩一直遥遥领先。但三年级时,学校安排了一次大分班,班中的同学又重新陌生起来,他显得局促不安。我想:可能是需要一个适应期吧。但我 想错了。

我几次发现:他开始在学校门口的小卖部转悠,有事校门开了也不进校,只是与几个孩子在外面跑着玩。我想:这是孩子的天性吧。

但在那一年,他的成绩一落千丈。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他变得沉默寡言,对于作业也只是草草地应付一下……我和孩子的父亲讨论了好多次,最终认为:他是交上不好的朋友了。于是我开始了“圈养”教育,不让他受到外部的污染。

从他四年级开始,我便记下他的上、下学的时间点。上学由我送到校门口,且目送他踏进学校大门,我才肯离去;放学则是他必须准时到家,不然少不了一番盘问;晚上他做作业时我就在一边坐着,作业写完后有我检查。在这样封闭的环境下,孩子的成绩逐渐提高着。

转眼间,他就步入了中学,我依然以老方法对他,但却发生了令我意想不到的事情。

中学的作业量比小学多得多,他每次写完作业都要到十点多,我在检查一遍,就将近十二点了,有一次甚至熬到了夜里三点。看着他的黑眼圈,我有时也问自己:是不是太过分了?但是和他的未来比起来,这些付出不算什么!我铁了心要做一个“虎妈”。

开学两周后,我带着孩子参加宴会,遇上了在中学教学的嫂子。她见了孩子大惊:“他眼圈怎么这么重?”我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她听完便呵斥我“孩子才开学,压力这么大,怎么受的了?你别管他学习了。晚上不睡觉,白天没精神,怎么学习?”“可学习怎么办?”“学习不会问老师,问同学都行。你不要再管了,在管孩子都垮了。”为了孩子的身体,我不得不放弃我的坚持。

从那以后,孩子每天晚上放学回家就先写作业,之后就洗洗睡了。令我奇怪的是:他脸上没有一丝疲惫,每天都开心地对我笑着。我觉得我那个阳光、活泼的孩子回来了。

从那时起我便决定:要对孩子“散养”!我只负责他的衣食住行,学习的事情有他自己去做。我觉得,这样他一定能学好!

果不其然,他在以后的学习中愈发努力。但是,突然有一天,他告诉我,班里的坏学生想和他玩,他不敢和他们接触,又不想得罪同学。我想了许久,才告诉他“你可以和他们保持正常关系,但不要坐得太近。令我意外的是,他很释怀地笑了。他告诉我:“妈,我很高兴能从您这里得到正确的答案。”

一路走来,孩子在成长着,学习在进步着。他已经上九年级了,我依然决定用“散养“的方法教育他。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我们教育孩子,决不能以别人家的孩子为准绳,牢牢地套住我们的孩子向前走。说到底,我们教育孩子的根本不是非让他们成功不可,而是要让他们成人之后不再后悔能坚定地走好人生中的每一步。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5/1102/31438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