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佳作赏析 【233】做青春期孩子的知心人
【233】做青春期孩子的知心人
王永旭
有人说青春期是“多事期”:叛逆、倔强、不服管、早恋、网瘾、厌学……有人说青春期是“转折期”:面临着中考,高考,决定人生方向的转折路口。而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我们作为父母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成长,避免与孩子发生冲突呢?
讲讲发生在我身上的事:2014年9月儿子上初中了,我跟天下所有父母一样,对儿子美好未来的期待溢于言表,希望他能出人头地,出类拔萃,煞费心地为孩子创造条件……于是我行动了。听说初中英语很重要,都补英语,我便慌忙给儿子报了大愚外国语学校的英语补习班,并全额付了补课费。回到家中想给儿子一个惊喜,让我没想到的事发生了:儿子一听补英语气急败坏地说:“你去补吧,我不去。”我问他理由,他说:“课程那么多,去补英语,没时间玩了。”当时我气得只差打他了,我俩僵持着……第二天找朋友给他沟通,好说歹说去补了三节课,他是坚决不去了,怎么说都不去了,宁愿自学也不去补英语。这次可让我“丢人”了,我找到大愚老师讲明原因退了补课费。通过此事,让我领教了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是多么的不听话……事后,我反思了好几天,原来一向乖巧听话的儿子怎么说变就变,上小学都是我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一上初中跟变了个人似的。通过几天的观察和了解。一方面上初中课程多,不适应,跟小学生不一样,他本身也有压力,小孩不善于表达,只好跟家长持反对意见。另一方面,是我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没有真诚与孩子商量过,不问孩子的兴趣,而是一味地自己认定的模式去塑造孩子,强迫孩子干他们不想干的事……一连串的疑问在我心里纠结着,深思后,我决定改变我曾经扮演的权威,强大的母亲角色,换一种心态面对孩子即用心与孩子沟通,走进孩子的心灵,做孩子的知心人,有时似朋友。经过七年级的努力(转眼儿子上八年级了)证明我的抉择是对的,亲子关系很融合,孩子也很听话,也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难管教。我觉得要想管教好青春期孩子,我们必须做到:
我们要用爱打下沟通的基础:1.不要因为工作忙将孩子遗忘。例如:孩子都上中学了,不用像小时候陪着玩游戏了,其实不然,虽然孩子长大了,但是他们毕竟还是孩子,可以说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陪伴,更需要与父母沟通,与父母的亲密关系会让孩子的满足感、安全感、自豪感都非常强。平常多以聊天的方式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分享孩子的快乐及委屈(有时跟同学之间的小摩擦)当孩子的知心人正确引导孩子,释放不快乐的情绪,让其有一个健康,乐观的心态。2.从孩子的角度想问题,真诚地与孩子一起商量。我们不能做与孩子协商,实际上自己已经拿好了主意,最后还是按自己的想法来办事,而不管孩子的想法是否合理,这样的结果只会让孩子觉得父母虚伪,让孩子反感。只有真正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人,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见,父母才能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去了解孩子。3.沟通的过程需要宽容,如原谅“顶嘴”的孩子。我们要寻找孩子“顶嘴”的原因,鼓励孩子申辩,可让孩子感觉到无论做何事只有“有理”才能站稳脚跟,对孩子的发展极为有利。一味地压制孩子,让他把委屈吞进肚子里,只能造就委曲求全或满怀幽怨的性格。要知道,爱顶嘴的孩子一般都有主见,内涵和智谋,只要正确引导,才会早日成才。4.我们作为父母也要适当反省自己的言行,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很多父母孰知此话,但是,恰恰很多父母忽视了这句话。不要把孩子的缺点,错误总归到孩子身上,很多时候父母需要不断地反省自己,发现自身的不足,并改正才会更好地帮助孩子。如生活中,我们要做好榜样,夫妻之间和睦相处,不要撒谎等坏习惯,孩子可以挑选学校,挑选老师,挑选班级,唯独不能挑选父母。我们作为父母只有做好榜样,才能更好的去教育孩子,遇到问题先要找自身原因,然后再与孩子真诚交流,沟通。
综上所述,教育好青春期的孩子必须以沟通为主,只有通过沟通才能知心,才能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不能动不动就打、谩骂,那样只会与孩子发生冲突,无疑将孩子与父母的距离越拉越远,使他们从心底产生隔阂,变得难于管教。另外在与孩子沟通时可以把“下命令”变成“提建议”,冷静地对待孩子的气话。把话语权还给孩子,听完孩子怎么说,再对症下药。只有通过这样的沟通,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做孩子的知心人,才能教育好孩子。
责任编辑:yss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5/1102/31448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