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教育佳作赏析 【216】教育孩子的心得

【216】教育孩子的心得

鲁丽

关于教育孩子的一些体会,孩子的天性不同、生活环境存在差异,教育的方式、方法自然千差万别,不可能有一种模式可以套用,如何教育孩子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孩子的习惯及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和学习兴趣。特别注意孩子身上一些细微的变化,使用正确的方法去帮助和教育好孩子,使孩子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成长。

培养孩子生活、学习习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快车道。现在的孩子都比较活泼、开朗、极其贪玩,而且兴趣也很广泛。对电视、电脑的热情极高。阻止是不现实、不可能的,我与孩子约定:作业没写完,不准打开电视、电脑,在作业完成的前提下,可以有选择的看电视节目、玩电脑,但时间要有限制。同时,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家长应以身作则。为了孩子,家长也应该少看电视,少玩电脑,特别是电脑游戏,更不能在孩子做作业时玩,因为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儿童教育家孙敬修先生曾说: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孩子的头脑是计算机。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家长必须言行一致。因此,作为家长,放下电视,和孩子一起看看书,搞一些体育活动,聊一聊学习,不但可以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帮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一个人的脊梁骨,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尊心,他终生都不可能站立起来,如果一个孩子有自尊心,他就不甘人后,开始收敛自己的行为,开始观察别人怎么看他,他才会去想他是否给他人带来困扰,他才会去自己奋斗。自尊心是一个人的精神的源头。自尊心可以通过家长平等、尊重、无条件的爱、鼓励、表扬等手段培植起来的。一个有自尊心的孩子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或几个人站在他的背后,鼓励他、表扬他,让他找到了一种叫做自我价值的感觉。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孩子做事情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相信自己的状态。同样做一道题目,有自信心的孩子的潜意识立刻进入一种“我能行”的状态,他就会开始分析题目,找出条件和结果的联系,很快就做出来了。对于一个没有自信心的孩子来说,他总觉得我记性不好,我不聪明。他的头脑根本没走进题目,他只是停留在题目表面,感受的是这个题目给他带来的压力,然后他就开始想:谁出的这道题,出它干嘛,老师为什么出这种破题。你说怎么能做出题目。所以自信心如果培养起来了,孩子做任何事情就会进入一种状态:他会不断地发展他的能力,不断地汲取知识,孩子的能力自然就培养起来了。一个孩子在学校没有学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自信心,他没有办法开通他的心智状态、心智系统来学习。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责任心是孩子做事情时完成质量好坏的最重要的因素。很多家长从来没有教过孩子负责任,而当孩子不会做事情了,家长就开始愤怒。对孩子来说,他在课堂上打闹,老师生气,他根本就没关心别人怎么反应,他内心里缺乏最基本的责任心。

培养学习兴趣。一个孩子能够努力地学习,与其说他有多大理想,真的不如说是学习给他带来了快乐。当学习能够引起生理上的快乐反应的话,我们把它叫做兴趣。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一个孩子会长久稳定地做让自己痛苦的事情。当我们要孩子用意志力逼着自己做痛苦的事情,然后他做不到,家长开口了:你怎么这么没毅力,这么没出息。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当孩子的神经连接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没有找到快乐,是早期错误输入的结果,是错误练习的结果。我们要想改变的话,唯一的方法是在孩子头脑中重新做个判断,让孩子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找到快乐。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5/1102/3145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