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佳作赏析 【206】教育首先要学会放手
【206】教育首先要学会放手
杨凤丽
尊重孩子,保护孩子,是我们每一个家长的天职,很多家长也是这么做的,家长给了孩子很多的爱和关心。很多家长为孩子做了很多,只要求孩子能考一个好成绩,但是,很多孩子却让我们的父母失望,应试教育下的家庭有很多的无奈和无助:家长痛苦,孩子更痛苦。我也曾经看过一些有关学生学习的书,看到很多人的研究是:学习是孩子的本能。本能怎么会如此痛苦呢?
有一个童话是这么说的。
小象非常羡慕爸爸的长鼻子。“我为什么这么难看?没有爸爸那样漂亮的象牙,也没有妈妈那样高。我为什么这么矮?吃不到野果,也不能在瀑布下玩水……”
小象问过往的其他动物:“我怎么样才能像爸爸那样?”
过往的动物这样回答它:“不要在外面徘徊,好好想一想你现在所拥有的东西,仔细去体会这其中的价值。”
对自己的认识是教不来也学不会的。只有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和创造。
作为父母不是去强迫孩子认识自己,而是要让孩子自己去感觉,父母起到辅助作用就可以了。
我的孩子在上学的时候,自己就想过: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自己要保护孩子学习的热情。所以,在作业上,我告诉他,写作业是为了巩固和提高学习过的知识,如果基础知识感觉都没有问题了,再增加一些内容。有时候,这也是为了保护孩子的学习激情,我们的家长却忽视了这一点(孩子的成长是马拉松式的,不是短跑)。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相信这一点,没有孩子能感觉的到,自己考不好,爸爸妈妈比自己还要着急,爸爸妈妈会根据自己考试的成绩来决定孩子们是否能出去玩,在孩子的眼中,学习像是家长的事不是孩子的事。学习是为家长而学,学生的学习会好吗?
养在鱼缸中的热带金鱼,三寸来长,不论养多长时刻,一直不见金鱼生长。但是,将这种金鱼放到水池中,两个月的时刻,本来三寸的金鱼能够长到一尺。对孩子的教学也是相同,孩子的生长需求自在的空间。而爸爸妈妈的维护就像鱼缸相同,孩子在爸爸妈妈的鱼缸中永久难以长成大鱼。要想孩子安康健壮的生长,必定要给孩子自在活动的空间,而不让他们拘泥于一个小小的爸爸妈妈供给的“鱼缸”。跟着社会进步,常识的日益添加,爸爸妈妈大概抑制自个的主意和激动,给孩子自在生长的空间。
比如孩子不想写作业,作业写得很乱,不要让孩子重写,而是把作业没收,告诉她:“如果你不想写作业,那么就没收你写作业的权利。”我们的家长很多时候不敢这么做,孩子作业写不完,自己比孩子还着急,为了孩子还是为了自己,需要我们家长冷静的想一想!
我们要给孩子尽可能多的锻炼机会,相信自己的孩子可以独立完成一些事。但是,我们的很多家长,却都觉得孩子太小,现在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导致很多孩子,几乎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干。记得一个老师跟我们讲过一个故事:一群人违法犯罪后被关进了监狱,在监狱中,依然被警察们看得紧紧的,理由是这些人不听话,不干人事,一位培训老师说:“如果你不把他们当人看,他们就永远不干人事。”刚开始,觉得只是一个笑话,认真回味的话,感觉里面也蕴含了很多的教育哲理:不把孩子当成大人看,不放手,孩子永远长不大,永远跳不出父母的手掌心!
勇敢的放手,让孩子相信自己能行,给孩子独立的生存能力,给孩子保留学习的激情,是我们父母、老师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责任编辑:wq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5/1102/31455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