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科技推广 驻大麦8号特征特性及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驻大麦8号特征特性及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ldm 2015年11月12日 08:36
□ 王树杰
驻大麦8号是市农业科学院选育出的高产、广适、多抗饲料大麦新品种,2013年9月通过河南省大麦新品种鉴定。
一、特征特性
该品种长芒,六棱,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幼苗茁壮,生长势较强,抗寒、耐旱性突出,分蘖力偏低,成穗率高,全生育期205天左右。株高80厘米左右,茎秆坚韧,弹性好,穗下节长,抗倒伏能力强,株型紧凑,旗叶长而上举,穗层不整齐,结实性较好,穗粒数较多。长相清秀,抽穗后灌浆速度快,耐旱耐渍性较好,成熟落黄活顺,籽粒淡黄,饱满度好,千粒重较高。成产三因素协调,亩成穗40万~50万/亩,穗粒数50粒~60粒,千粒重30克~35克左右,平均亩产450公斤~550公斤,丰产、稳产性突出,综合抗病性好。
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精细整地,土壤处理:上茬收获后,要及时深耕,耕层深度应在25厘米以上,一犁三耙,昼犁夜耙,随犁随耙,做到上无坷垃、下无暗垡,达到旱能浇涝能排。燕麦较多的田块要进行土壤处理。播种前把土地翻犁后,每亩用40%燕麦畏乳油150毫升~200毫升,用毒砂或化肥为载体混合施用地面,喷后立即耙地,使药剂与土壤混合,形成药土层。
科学配方施肥,基肥每亩施用纯氮10公斤、五氧化二磷6公斤、氧化钾6公斤,氮、磷、钾配比为1:0.6:0.6。越冬后返青后拔节前,如麦苗出现黄绿脱肥,每亩可追施尿素5公斤~10公斤。
种子处理:一是播前晒种1天~2天,提高种子活力、发芽率和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二是用化学药剂处理种子。常用的方法有:每50公斤种子,用50%的辛硫磷乳剂100毫升、15%粉锈宁200克,加水2000克,稀释后拌种, 边喷边翻,拌匀后,堆闷24小时,可以有效防冶地下害虫、黑穗病和条纹病。
播期和播量:中上等地力水平,每亩播量7公斤~9公斤,基本苗达到14万~18万/亩。播前要严格清理播种机,以防混杂。播种要求行距5寸~6寸,播种深度3厘米~4厘米,每两播种机留一宽行,以利通风透光和田间管理。播后及时镇压保墒,以保全苗。
田间栽培管理:杂草防治。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在田间杂草2叶~4叶期进行化学防治,以猪殃殃、播娘蒿等双子叶为主的麦田,每亩用75%的巨星干悬剂1克或噻磺隆有效成分1克~1.5克,加水50千克喷雾;以野燕麦、看麦娘等单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每亩用50%唑啉草脂的爱秀60毫升~80毫升,加水50千克喷雾。特别注意的是,大麦田严禁喷施骠马除草剂。
返青后拔节前,每亩施用15%多效唑50克~80克,加水30公斤喷雾一遍,不仅可以控制旺长,预防倒春寒,还可以有效降低株高,防止倒伏。4月上旬至中旬,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00克~150克、40%的氧化乐果50毫升、15%粉锈宁80克,加水3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一喷三防,可以延长叶片功能期,加强物质的转运,又可以增加粒重和改善籽粒品质,同时可以防治红蜘蛛、麦蚜。
适时收割,妥善贮存: 稻要养,麦要抢,大麦应在蜡熟末期收割,这时麦粒的干物质积累已达最大值,茎秆尚有弹性,收割时不宜落粒。如收获期天气晴好, 可于蜡熟末期集中力量进行收割,晾晒2天~3天,这是降水快而均匀、芽率高、色泽正的好措施。若天气不稳定,则宜在完熟后抓晴天,在籽粒水分低时直接收获。收割后要及时摊晒,切不可堆捂,确保籽粒具有较高的发芽率,提高其商品性。
(作者系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站长、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ldm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5/1112/3166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