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评论 > “我不是局长”回避的是什么
“我不是局长”回避的是什么
“我不是局长”回避的是什么
□刘学华
投资85亿元兴建的3万套保障性住房,老百姓迟迟不能入住。作为贵阳市住建局局长,刘朱理应给老百姓一个交待。可是面对央视记者的采访,刘朱的反应很奇葩,不但说不归他管,还宣称“我不是局长”。
保障性住房是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是政府为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而推出的惠民举措。3万套保障性住房是项庞大工程,受益群众的数量亦相当可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老百姓早日搬入新家、“居者有其屋”的心情是何等迫切。然而房子建好了,水电却不能入户,配套设施不到位,老百姓只能“望房兴叹”。
党的惠民政策被阻滞在最后
党员领导干部要有担当,要勇于担当,在其位,谋其政,求真务实,永葆共产党员本色。以这个标准要求刘朱局长,显然有些难为他了。刘朱坐在办公室里,面对汇报工作的下属是局长,面对为党和群众代言的媒体记者就“不是局长”了,如此变来变去,不像领导干部,有损领导干部形象,倒多少有点耍无赖的味道。摊上这样的局长,不能不说是翘首期盼保障性住房的贵阳老百姓的悲哀。上行下效,有这样不敢担当的领导干部,住户们到一个部门投诉,被搪塞去另一部门,一共走了七八个部门都没能解决问题,自然也就不足为怪了。
好事要办好。有困难不妨直言相告,以求得群众的理解和上级的支持,这才是面对问题应有的态度。许多群体性事件告诉我们,回避无助于问题解决,反而可能激化矛盾。党的惠民政策必须不打折扣落实,那3万套保障性住房绝不应一直闲置着,这是最严肃的事实,不容回避。刘朱可以回避媒体记者一时,却不能一直这样掖着藏着,也根本掖不住藏不住,须知问题最终是回避不了的。
责任编辑:lyx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5/1123/3187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