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三农科技推广 大麦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大麦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王树杰

    一、草害防治

田间杂草争肥争水,杂草较多的田块要及时中耕除草或化学除草,有条件的农户要进行浅中耕,以达到增温保墒、破除板结、消灭杂草的目的。

阔叶类杂草如猪殃殃、荠菜、野油菜危害较重的田块,每亩用苯磺隆30或麦喜10~12加水30公斤喷雾一遍。禾本科燕麦的防治主要通过土壤处理和人工拔除为主,播种前土地翻犁后,每亩用40%燕麦畏乳油150毫升~200毫升,喷后立即耙地,使药剂与土壤混合,形成药土层防治燕麦,也可以在越冬期每亩用40%爱秀60毫升或大骠马40毫升;返青拔节前,每亩用40%爱秀80毫升或大骠马60毫升加水30公斤喷雾一遍化学防除。大麦田严禁使用含精恶唑禾草灵的除草剂。早熟禾和黑麦草可以用异丙隆防治,最佳施药期为冬前杂草出苗高峰期,春季用药时杂草草龄偏大,仅作为补救措施,一般冬前每亩用异丙隆纯药60~100就能取得较高防效,每亩用水量保证在30公斤以上。

化学除草的时间从11月中下旬至次年麦苗拔节前均可进行,要选择日平均温度超过5、天气晴好上午10时以后进行施药。

二、主要虫害防治

1.地下害虫防治:药拌麦种和处理土壤是防治地下害虫最有效的措施。拌种处理:用20%丁硫克百威乳油100毫升~150毫升加水3公斤~4公斤拌麦种50公斤,堆闷12小时~24小时后播种;或用50%辛硫磷乳油100毫升加水2公斤~3公斤拌麦种50公斤,堆闷2小时~3小时后播种;也可以用48%毒死蜱乳油10毫升加水1公斤拌麦种10公斤,堆闷3小时~5小时后播种。处理土壤: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4公斤或5%辛硫磷颗粒剂2公斤拌毒土,随播种沟撒施。

2.蚜虫防治:要及时田间检查,做到早防早治,如发现苗期蚜虫虫口密度大于每平方米30~60头、孕穗期每株大于10头就要及时防治,每亩用吡虫啉10~1550%抗蚜雾可湿性粉剂10~15,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毫升~30毫升,以上任意一种加水50公斤喷雾,发病较重的田块可间隔7~10天再打1次~2次;灌浆期发病的田块由于植株较大,不容易打透,每亩可混配40%氧化乐果40毫升~50毫升进行复合防治。

三、主要病害防治

病害的防治应早防早治。大麦黑穗病、条纹病一定要通过药剂拌种进行防治,早期麦田以防治纹枯病、锈病为主,中后期以防治白粉病、赤霉病为主。

播种前用2%的立克秀10~202.5%的适乐时15毫升~25毫升加水100毫升~125毫升拌种10公斤,可有效防治黑穗病、条纹病;对于纹枯病较重的田块,在起身期每亩用井岗霉素810加水50公斤60公斤喷麦苗基部,7天后再喷第二次,孕穗期每亩用粉锈宁1015加水120公斤喷雾;对于白粉病和叶锈、条锈病发病田块,可在发病初期每亩用20%三唑酮乳油50毫升或25%稀唑醇可湿性粉剂50~60加水40公斤~50公斤连喷两次,根据发病早晚和流行快慢可连续喷药1~3次,间隔7~15天。如果病虫害同时发生,可与防治麦蚜的农药和叶面肥磷酸二氢钾一块混用,一喷三防,起到防虫、治病、促进灌浆增产增收的效果。

(作者系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站长、市农科院副研究员)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5/1231/3265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