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专题 西平棠溪宝剑(国家级)

西平棠溪宝剑(国家级)

□首席摄影记者   王建成

luf1601127.jpg 

棠溪宝剑具备了“强、韧、硬、弹”4大特点,重剑砍铁、断玉不留钝痕。

luf1601125.jpg 

厂长高庆民在棠溪宝剑的锻造和创作中,显示了他精湛的技艺和高超的研发能力。

luf1601126.jpg 

棠溪宝剑弯曲160度,仍能恢复原状,不断裂,不弯曲。

luf1601123.jpg 

在棠溪北岸有座大型冶铁炉,直径两米,是一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冶铁铸剑炉,已被国务院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luf1601128.jpg 

雕刻工艺方面,西平棠溪宝剑厂除了几位承袭先辈雕刻技艺的师傅外,还有一批技术娴熟的新秀。

luf1601122.jpg 

棠溪剑由手工制作而成,打造剑身要经过300多道工序。

luf1601124.jpg 

西平棠溪宝剑厂采冥山之铁锻铸,取棠棣木制鞘,汲龙泉水淬火,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

luf1601121.jpg 

     棠溪宝剑获得无数荣誉,高庆民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6/0115/32946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