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专题 西平鱼灯(省级)

西平鱼灯(省级)

□晚报记者  闫宏伟  通讯员  翟华玲

luf1603234.jpg 

吕店乡兰衣赵村鱼灯的传承人邵柏亚正在制作鱼灯。40多个长短不一的竹条,100个绑扎结,制作一盏鱼灯需要两天的时间。

luf1603240.jpg 

76岁的鱼灯表演者谢松华在休息之时,整理鱼灯。过去是用纸做,现在改用布做,比以前方便多了,也更耐用了。

luf1603236.jpg 

面对濒临失传的鱼灯制作工艺,今年76岁的邵柏亚选出村里的王安梅、邵翠莲两人为徒弟,向她们传受这门技艺。每个鱼灯不分大小,都有4节构成,鱼尾、鱼头能摆动,制作鱼腮主要是鱼“摇头摆尾”时观众看不到里面的灯。

luf1603239.jpg 

2016年春节期间,西平县吕店乡兰衣赵村的鱼灯参加县民俗文化展演。

luf1603243.jpg 

表演结束前的最后一个动作是“鱼水情深”,所有“鱼灯”集中在一起,围成一个小圈,领舞者站在中间。

luf1603241.jpg 

鱼灯表演前,演员在整理头饰。

luf1603235.jpg 

鱼灯表演最少12盏灯一组,多则不限。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6/0325/3425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