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三农 >专家讲台 > 大麦中后期田间管理意见

大麦中后期田间管理意见

王树杰

当前,我市大麦已进入了扬花、灌浆期,这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也是病害和虫病危害最重的时期,为确保大麦高产稳产,加强大麦中后期田间管理十分重要,建议根据田间苗情采取以下栽培管理措施:

1.蚜虫防治。大麦抽穗后,随着气温升高,蚜虫繁殖速度加快。如果防治不及时,易造成灌浆不足、千粒重下降,一般减产10%~30%。对于百穗蚜量达到或超过500头的麦田,每亩可用5%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154.5%高效氯氰菊酯20~40、乐施本60毫升~80毫升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中的一种药物,加40%的氧化乐果50毫升~100毫升,加水40公斤~50公斤喷雾,第一次施药后,间隔7天左右进行第二次喷雾,同时注意调换施药品种。

2.病害防治。对于条锈病、白粉病的防治,每亩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0~60喷雾防治或30%戊唑醇悬浮剂10毫升~15毫升加水50公斤喷雾防治,7~10天后再喷药一次。对于纹枯病发病较重的田块,每亩用12.5%禾果利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30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加水50公斤喷雾,隔7~10天一次,防治2~3次,注意把药液喷在茎基部。对于大麦黄花叶病发病较重的田块,发病初期要及时施用速效氮和磷肥,促进植株生长,减少损失。同时,下年注意品种的更换,种植抗病或耐病的品种,开展大面积轮作倒茬,同时要严防病土转移或扩散。

3.叶面喷肥。结合防虫治病进行“一喷三防”叶面追肥,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加水30公斤喷雾一遍,可以有效防止大麦因高温早衰,增加灌浆时间,提高大麦千粒重1~2,喷施时间选择在早、晚进行,以利于植株有效吸收。对于有脱肥症状的麦田,每亩可再加尿素或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1公斤,加水50公斤补肥,一定要注意现配现用。

4.适时收获。啤酒大麦成熟时由于收获不及时或操作不当会影响品质。当大麦茎叶失绿变黄,穗部呈现淡黄色,籽粒正常失水,手捻籽粒硬中带软,在蜡熟末期选择晴朗天气进行收获,如遇阴雨,则宜在完熟期选择晴天适时收获,做到干籽入库,不得堆捂、碾压,防止皮色变黄、籽粒破损影响品质。

(作者系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站长、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6/0426/3491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