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小记者 打造“有内涵”的小记者写作培训活动
打造“有内涵”的小记者写作培训活动
打造“有内涵”的小记者写作培训活动
——晚报记者对话我市青年作家余永亮
□晚报记者 焦云平 赵红梅/文 首席摄影记者 王建成/图
台下交流。
小记者上台发言。
耐心讲解写作方法。
座无虚席。
5月14日上午8时30分,在驻马店日报社办公东区五楼会议室,100多名晚报小记者和家长聆听了由我市青年作家余永亮老师讲授的“浅谈微作文”专题讲座。面对余老师的精彩授课和现场引导点拨,小记者和家长们报以阵阵掌声。小记者纷纷表示:听了余老师的讲座,对参与本次“晚报微作文征文大赛”更有信心了!
讲座结束后,记者与余永亮老师进行了深入对话。下面摘录一部分对话内容,以雍读者。
记者焦云平(以下简称焦):余老师,首先说说你今天参与小记者活动的感受吧。
余永亮(以下简称余):特别感动!看到这么多小记者和家长冒雨前来听讲座,我想我一定不能辜负大家的厚爱和支持。
记者赵红梅(以下简称赵):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不少小记者和家长很喜欢听你讲课,我们平时也会接到一些电话,询问什么时候安排你的讲座。你怎么看待这种情况?
余:真诚感谢小记者和家长的关注。我想,喜欢听我讲课可能是因为我一直坚守两个原则:一是能从网上搜索出来的内容我不讲,大家没必要浪费时间来听这些内容;二是“快速见效的快餐作文”或者“太过固定的格式、套路”我不讲,我不希望我讲的内容束缚孩子的思维。
焦:你觉得这次“天中晚报微作文征文大赛”的举办对于小记者有怎样的意义?
余:我为晚报举办这次征文比赛点赞!首先,写“微作文”是考试的需要,比如中高考语文科目中的“小作文”,比如其他科目的主观论述题;其次,写“微作文”是工作和生活需要,入职笔试、面试或晋级中的一些即兴表达等,其实都和“微作文”息息有关,可以说“微作文”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很多层面。所以,咱们晚报举办这样的活动具有积极、正面的意义,丰富了小记者的写作实践活动。
赵:余老师的理解和晚报举报“微作文大赛”的初衷是吻合的。你平时经常阅读《天中晚报》吗?对咱们小记者的写作水平做一些简单评价吧。
余:读晚报是咱驻马店人多年来的生活习惯!我觉得小记者的写作水平还是很高的。通过小记者部举办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了小记者的写作素材,再加上各类采风和写作讲座,因此,《成长周刊》上面的作品质量很不错。当然,也有一些问题,比如素材相对欠缺、描写不够精彩、有的作文缺少新意,还有一些小记者喜欢用生硬或说教的口吻来结尾等。
焦:我们在审稿和编辑过程中也发现了类似问题,所以才会定期举办写作讲座活动。你对“小记者写作活动”有怎样的想法?
余:我认为咱们要坚持打造“有内涵的小记者写作培训活动”。“内涵”应该体现在:首先,咱们的培训理念要符合写作规律的要求,而不是急功近利的“快餐文化”;其次,培训内容要针对当前小记者的写作现状而定,比如“素材问题、描写问题、立意问题”等常见问题。除了写作培训外,我觉得咱们在“小记者各项专题培训”方面一直做得特别好,希望能继续坚持这种“规律、规范、有内涵”的培训,因为我的孩子也是咱晚报的小记者,通过参与小记者活动,真的受益匪浅。
赵: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能打造“有内涵的小记者写作培训活动”。在我看来,不论是小记者讲座,还是你目前所从事的中小学生写作培训工作,都特别需要我们保持内心的沉静和专注,我觉得余老师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
余:谢谢鼓励,我还得继续努力!其实我只是一个资历尚浅的作者,偶尔写一些文字,能够通过晚报副刊和小记者讲座活动得到认可,觉得蛮感动……
责任编辑:fl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6/0518/3535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