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三农科技推广 夏芝麻苗期管理技术

夏芝麻苗期管理技术

崔向华

一、 选择地块

芝麻是耐渍性较差、耐旱性稍强的作物,地块长时间积水易导致芝麻发病死亡。因此,应选择地势较高、旱能浇、涝能排的地块种植芝麻。

二、 整地与施肥

整地时做到耕翻及时,无漏耕,旋耕时破除明、暗坷垃,对于旋耕不到的地边,要结合人工翻地,及时将其平整,使表土层细碎疏松。芝麻怕渍水,应在耕翻整地基础上进行开沟,沟间距为45米,沟开好后应及时清沟、平整,利于排水。

配方施肥:一般亩施三元复合肥(NPK15%30~40公斤。用上述肥料结合整地耕翻施于地下,在芝麻初花期,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并结合天气情况采用根施或地面撒施的追肥方式,每亩追施尿素5㎏左右。

三、药剂拌种

播期确定后,将芝麻种子用“适乐时”2.5%悬浮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确定用药量后,用水稀释至1左右,按药浆与种子以150100的比例充分搅拌,直到药液均匀分布到种子表面,晾干后(不要在太阳下暴晒)进行播种。

四、适时早播

一般在52565播种,最迟不能晚于610。播种方式应以等行距或宽窄行条播种植,因为条播下种均匀,深浅一致,出苗整齐,便于匀苗密植和田间管理,但必须防止播量过大,出苗拥挤。播种量以每亩0.5公斤左右为宜。在墒情好的情况下,麦收后应及时抢墒播种。

五、化学除草

芝麻田在播后苗前可用“金都尔”进行封闭除草,按一定比例配好药液后,均匀喷洒地面,效果良好。

六、 合理密植

芝麻进行合理密植,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株数,扩大叶面积,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协调个体与群体生长之间的矛盾,使其生产更多的有机物质,是提高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高肥水条件下,每亩留苗8000株左右,中等肥力地块每亩留苗10000株左右,肥力较差地块每亩留苗11000-12000株。或者根据播种早晚和地力情况确定密度,地力肥沃、早播的,留苗要稀;地薄、晚播的,留苗要密。

七、田间管理

加强苗期管理,保证全苗、壮苗是增产的关键。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查苗、补苗  出苗期要勤观察,如播后遇雨,地表形成板结,要及时破除板结。发现缺苗时,尽早用地头或地尾的备用苗带土移栽,及时补苗。

②间苗、定苗  做到早间苗,及时定苗,防止荒苗。间苗分2次完成,一般在12对真叶时进行,间苗过晚,植株拥挤,互争养分和阳光,而且容易形成高脚苗,影响产量。当苗龄达到4-5对真叶展开时定苗,定苗应选择晴天进行,因为受病虫危害或生长不良的幼苗在阳光照射下常发生萎焉,易于识别,有利于去除。病虫严重时可适当推迟定苗,定苗时按计划留苗,去弱苗、留壮苗、均匀留苗。

④病虫害防治  苗期如发现株植有断株现象,要及时防治地下害虫,一般用48%乐斯本乳油进行防治一至二次,效果较好;防治病害,可用500倍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每5天喷洒1次,连喷2次效果良好。(作者系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6/0616/3593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