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法治综合新闻 市中级人民法院为青少年撑起“法律保护伞”

市中级人民法院为青少年撑起“法律保护伞”

为青少年撑起“法律保护伞”

“三送一创”效果凸显

全市未成年人犯罪的比率逐年下降

 

□晚报记者            通讯员    赵成福

 

本报讯   日前,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庭法官程自强、薛运魁来到驻马店市卫生学校为该校一年级全体学生作法制报告。法官针对卫校女生较多的情况,通过一系列真实的案例,重点讲解了在校女生如何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学生们纷纷表示,今后将合理适用聊天工具,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约见网友,认真读书,做让父母老师放心的孩子。

这是我市“送法进校园”活动的一个例子。近年来,我市把“送法进校园”、“送法给家长和老师”、“送法进监区”和创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法官、学校、家长和监管干警的合力作用,有效地预防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再犯罪,促进了全市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送”送到青少年心坎上

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市、县两级法院把“送法进校园”、“一校一法官”相结合,作为一项常态工作来做。全市两级法院少年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要求所有少年法官每年每人至少到学校作10次普法讲座,特别是每学期的“开学第一堂课”,市、县两级法院院长亲自担任主讲人。在此基础上,以“六个一”的形式普法,即一场安全普法讲座,一本普法口袋书,一场模拟法庭,一条法制长廊,一部法制微电影,一部青少年法制热线。灵活多样的普法形式,进一步增强了普法教育的实效性。近年来,全市法院举办法制报告会603场次,共有40余万名学生受到法制教育。

开展“送法给家长和老师”活动。市、县两级法院除了送法给学生以外,尤其重视对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普法宣传工作。借助学校开家长会的机会,让家长和老师听取法制报告,重点围绕如何提高孩子们的法制意识、如何防范未成年人犯罪和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问题与家长和老师进行交流。这种新颖的“家长与老师法制课”,让家长和老师们认识到自己在法制教育中对孩子的重要作用。几年来,全市两级法院先后召开265次“特殊家长会”,让20多万名家长(包括留守老人、妇女)和4000多名老师受到法制教育并认识到法制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开展“送法进监区”活动。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庭先后9次到驻马店市监狱、豫南监狱等开展“送法进监区”活动,通过大型法制报告会、面对面座谈等方式,了解服刑人员尤其是未成年人服刑人员的生活状况、思想动向,结合审判实践给他们以人生观、价值观、法律观的指导,并针对他们提出的一些法律问题、内心想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截至目前,受教育的罪犯达5326人,监禁刑人员受教育出狱后,没有一人再次犯罪。

创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

创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由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庭自行设计并经多方论证的驻马店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占地面积300平方米,是目前河南省最大的室内法制教育基地,包括“以案说法、犯罪原因、犯罪预防、辉煌成就、心灵寄语”五个方面,内容全面丰富,并融入现代高科技技术,用图、文、声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展示。通过发人深思的案例,青少年犯罪的轨迹,迷途知返的忏悔,法官的谆谆告诫等警示青少年从中汲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辙。该基地现已成为全市法制宣传的重要阵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近五年来,全市未成年人犯罪的比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6/0616/3593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