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正阳县 大林镇水稻经济“火”起来

大林镇水稻经济“火”起来

13家水稻种植大户   100多个女子插秧队  

大林镇水稻经济“火”起来

注册“金秋香”等商标   优质大米供不应求

 

□晚报首席记者   李玉荣  通讯员   胡世宝

        

本报讯   昨日,正阳县大林镇涂楼村涂发友的稻田里,10多名妇女正在插秧。

“今年俺准备种200多亩水稻,部分稻田已经平整出来,雇了女子插秧队的妇女帮我插秧。”涂发友说。    

“我今年育了8亩多的稻苗。”涂发友说,他自幼对水稻怀有浓厚的感情,上世纪80年代,他从上海、北京等地的农科院引进了多个水稻新品种,然后在自己的稻田里开展繁育试验。慢慢地,他从科学种田上尝到了甜头。由于他种的水稻高产,附近的农民纷纷到涂发友家买稻种,外地商贩也用高价买他的稻种。

涂发友不断扩大种植规模,成为该镇的水稻种植大户。

“这是中国种业集团的试验田、这是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的实验田、这是省农科院的试验田……”涂发友指着一块块实验田说,有多家种子研究机构在他的田地里搞实验。

“我们镇紧靠淮河,自古就有种水稻的历史。”该镇一负责人说,该镇针对这一优势,培养了13家水稻种植大户。

“今年我家种了8亩水稻。”采访中,涂楼村村民王国兰兴奋地说,她早早把自家的水稻种上,然后带领她的女子插秧队给其他农户插秧。

村民介绍,王国兰是村里有名的插秧好手。10多年前,王国兰将村里赋闲在家的妇女组织起来,成立女子插秧队,既能为农户提供插秧服务,又能使村里的妇女们多一笔收入。据了解,插秧队成员个个都是插秧能手,她们三五成群,自愿组合上门服务,主要是帮助无劳动力的农户和种粮大户插秧。她们甚至到信阳等地插秧。

“今年女子插秧队特别忙,插秧时节每天都有好多电话打过来预约。”王国兰喜滋滋地对记者说,“我们一天平均挣200元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镇留守妇女组成100多个插秧队活跃在田间,成为该镇一道亮丽的风景。

据了解,该镇建了3个水稻无公害生产基地。近年来,该镇引进外地客商投资建成精米加工企业4家,扶持本地稻米加工企业5家,注册了“金秋香”、“珍珠米”、“香梗米”等商标,优质大米远销湖南、湖北、河北、广东等地,供不应求。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6/0616/35942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