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教育小记者 诗为什么姓“唐”(二)

诗为什么姓“唐”(二)

         唐诗有多少首?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查阅一下将有唐一代诗歌汇成一秩的《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三月,康熙帝玄烨第五次南巡至苏州,时任江宁织造的曹雪芹的祖父曹寅负责接驾,康熙帝把已经考虑了两年的主持修书的任务交给了曹寅,并将内府所藏季振宜《唐诗》一并发下,作为校刊底本。同年五月,由曹寅主持在扬州开局修书。至次年十月,全书修成。这部卷帙浩繁的《全唐诗》,共计900卷,目录12卷,收录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

清代编纂的《全唐诗》收录唐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单纯一个数字好像没有什么意义,那么先撇开唐诗,来看看紧随唐人步伐的宋人的诗,还要引入一个相持不下的学术的争端。上个世纪末由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最大一部断代诗歌总集《全宋诗》,所收录诗歌作品约二十七万首。这样算来,在数量上《全宋诗》是《全唐诗》的五倍多。《全宋诗》是《全唐诗》的五倍多!问题来了,似乎要撼动我们的题目了,我们的题目是《诗为什么姓氏“唐”》,不足五万首的唐诗能确立诗姓“唐”的地位吗?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暂不作回答,先来看看学术争端。

唐诗和宋诗是我国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唐宋以后诗歌尽管也有发展,但大体上没能超出唐宋诗的风格范围。唐诗与宋诗谁更略胜一筹,这就成为了一个相持不下的学术争端。在元、明、清的诗坛上有时宗唐,有时宗宋,有时既宗唐又宗宋,甚至宗唐宗宋成为诗坛宗派门户的标志。那么,唐诗与宋诗到底孰优孰劣呢?这个问题学术界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前边已经说过,唐诗和宋诗是我国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各有其精妙,不能做简单的孰优孰劣的评判。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尽管宋人在诗歌上独辟蹊径,努力寻求创新,并创造了在数量上远超唐诗,在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成绩,但并未能超越唐诗,未能撼动唐诗的地位,只是对唐诗做了难得的补充。

诗歌自远古时期产生,经过漫长的发展,至唐达到巅峰。诗之于唐,词之于宋,曲之于元,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标志。唐诗仅凭四万多首就确立了无可撼动的顶峰地位,它的魅力何在?在接下来的日子,我们一起去探寻、感受。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6/0713/3647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