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投资理财理财超市 “玩泥巴”也能创造财富
“玩泥巴”也能创造财富
□ 苏弼坤 文/图
刘二红手中的泥塑作品栩栩如生。
对于很多人来说,玩泥巴是童年有趣记忆的一部分。但对于刘二红来说,“捏泥巴”是他的爱好、他的工作,承载着他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在街头拥有哪怕一平方米的位置,摆一个摊。在他看来,这个他曾经用来维持生计的的“绝活”是非遗文化的一部分。
刘二红说,自己“泥巴路”的启蒙老师是小学4年级的同桌。有段时间,学校门前修路。那时候的小孩没有什么玩具,所以在路边玩泥巴的同学很多,他也挖了一团泥巴带去了学校。那天,没多大一会儿,他就用泥巴捏了一只鸽子,还用冰棒棍在泥巴上修理出了“羽毛”。完成后,他将自己的作品随手放在了窗台上。
让他没想到的是,同桌从外面进班后突然变得蹑手蹑脚起来,猫着腰走到窗台边,一把捂住了泥鸽子。原来,同桌把泥鸽子当成了真的。抓了一手泥后他才发现,那是刘二红用泥巴捏的。
从学校毕业后,刘二红开始了自己长达数年的厨师生涯。“虽然那时候不捏泥人,但是因为工作特殊,我手边始终离不开面。”或许是因为面和泥接近,刘二红只要看见面就有种亲切感,时常信手用面捏个小人儿。
终于,机缘巧合,刘二红在桂林的一个庙会上见到了民间传统艺术表演——捏泥人。“那是在2011年。庙会上人来人往,我第一次见到民间绝活艺人在那么多观众面前展示自己的手艺。想想自己也有一双‘巧手’,我就萌生了要捏泥人的想法。”刘二红说,在南方,捏泥人能给家人带来富足的生活。去南方旅游的有很多国外的旅行团,他的泥人很受他们的欢迎。
可是在追逐自己事业的同时,刘二红遭到了家人的埋怨。那时候他经常不回家,最多就是给家里寄些钱。谈到父母,他常常一脸愧疚。2014年,不舍家人的他回到驻马店,开始了街头摆摊的日子。
小面人一个10元,大泥塑一个100左右。就这样,刘二红靠着自己的一双巧手在家乡开始了“泥巴生活”。
刘二红说,白天他抱着泥巴去公园,晚上则抱着泥巴去天桥,总之哪里人多他就去哪里。他坚信,“玩”泥巴能得到人们的认可,能为自己创造美好生活,因为捏泥人这种“街头文化”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瑰宝。
责任编辑:yjh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6/0725/36700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