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教育小记者 晚报小记者与泥塑行家面对面

晚报小记者与泥塑行家面对面

□晚报记者   苏莉     实习生  余峥  /

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即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泥塑在民间俗称“彩塑”、“泥玩”。泥塑发源于宝鸡市凤翔县,流行于陕西、天津、江苏、河南等地。2006520日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泥塑,是一种立体造型艺术,雕塑艺术的一种方法,既可以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存在,也可以作为其他雕塑形式的辅助方法。泥塑的材料一般是天然粘土或者现代的人工合成雕塑泥,混合入相应的纤维材料防止干后开裂,中大型作品还要在内部建造骨架以增加强度。由于泥的可塑性非常好,因此泥塑经常作为学习雕塑艺术的入门练习。

jiaoyp160810.jpg 

小记者与张老师在一起。

 jiaoyp16087.jpg

认真做好每个细节。

jiaoyp16086.jpg 

老师细心教。

jiaoyp16088.jpg 

“瞧,我们俩谁做得漂亮。”

jiaoyp16085.jpg 

认真。

jiaoyp16089.jpg 

作品展示。

本报讯   一团团普通的泥巴,在一双巧手下,泥巴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很快变成了活灵活现的作品。727日下午,晚报小记者们来到雕塑大师张爱武工作室,感受泥塑文化。

张爱武他从小就酷爱玩泥巴。1996年,他自费到中央美术学院进修。2000年,他只身来到厦门,成为一名雕塑师。2004年,他回到家乡驻马店。他的作品《童趣》荣获市温州步行街雕塑作品征集评选特等奖。他的作品上万件。

走进工作室,晚报小记者们新奇的眼神,已经被各种各样的泥塑作品所吸引,张爱武首先带领小记者参观了自己制作的作品,并为小记者们讲解泥塑文化。当他问小记者们是否知道“泥人张”时,小记者们回答,冯骥才写的《泥人张》,在书本上看过。

随后,张爱武带领小记者们动手制作泥人。像变魔法一样,一两分钟,他手里的一团泥巴就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小卡通作品,晚报小记者们的兴致顿时被提高,纷纷跃跃欲试。

俗话说:“看花容易绣花难”。别看老师做起来这么简单,但小记者们做起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小记者们拿着泥巴,却不知道怎么使巧劲儿,在制作过程中很为难,张爱武老师耐心指导。每一步骤每一个细节都指导到位。

经过一番耐心制作,约1个小时左右,小记者们都制作出了属于自己的作品,还有小记者别出心裁,将作品上进行了美化,给卡通造型上添加花朵、高跟鞋等。看着自己做出的泥塑作品,晚报小记者们笑个不停。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6/0803/3689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