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 >历史 >遗迹 > 赖大利:留住古寨 记住乡愁

赖大利:留住古寨 记住乡愁

 

通讯员 

在正阳县傅寨乡傅寨村有一座百年古寨村落,名叫保和寨。

近年来,由于新农村建设村民外迁,老寨里只剩下几户孤寡老人,保和寨显得荒芜,老寨古迹毁坏也越来越严重。这些让傅寨村村民赖大利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心保住古寨。

保和寨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距今已有190多年历史。围绕这座古寨,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当年寨里有家姓付的富人,老两口年愈五旬,虽无儿无女,却终日积德行善,周济穷人。天长日久,老两口的行善感动了天上送子娘娘,有一天,送子娘娘下凡装扮一位讨饭婆,上门讨饭后,为这家掌柜的老伴儿送来一粒药丸。掌柜的老伴儿喝下药丸后,第二天一早就生下一个白胖娃娃,取名付灿云。付灿云长大成人后,和他爹娘一样积德行善、扶危济困、施舍银粮、周济穷人。后来,他又花重金为乡亲们筑起寨墙,修了寨门。付灿云积德行善、扶危济困的事被地方官员上奏皇上,还曾被皇上赐予“双千锤”金牌。从此,人们就把这个寨子叫保和寨。从古至今,保和寨付姓人家善行善举以“积德穷不久,行善富更长”的村规祖训而闻名遐迩。

 这个古寨乡愁的传说,虽然不神奇曲折,但是拔动了后代人的心弦,构成古寨后人传承村规祖训、乡贤人善、故土亲情、农耕文化和精神依恋。在这里,乡亲们都说懒大利就是留住古寨乡愁的农耕文化传承者。

今年38岁的赖大利就是傅寨村农民,他的奶奶付纯清就是付灿云的后人,从小就受到奶奶的“积德穷不久,行善富更长”家风祖训教育,特别是奶奶经常给他讲述百年古寨。传说,当年付家宅院占地700多亩,四周是一道道寨墙和一条条寨沟,大寨套小寨、寨寨相扣,大门掩小门、门门相连,民间素有“七道海子,八道门”之称,里里外外十余道寨,史称“中原第一寨”。赖大利在2013年平整土地时在地上挖出刻有“保和寨”三个大字的石碑。如今,在傅寨村还能看出寨墙的大致轮廊,还能找到许多陶瓷残片,仍可领略当年的恢宏气势,古老的水井、碾盘、石磨、土楼等似乎在诉说着古寨当年的历史。

赖大利高中毕业后,不甘于过守着金寨却受苦的日子,毅然和哥弟三人去南方打工挣钱,等挣到钱再回来开发百年古寨。这些年南下打工,见识了当地一些古村风景名胜及集旅游和休闲为一体的乡村生态园,让赖大利开阔了眼界,心里有了梦想,回家乡维护百年古寨,在老寨的基础上建古寨生态园,发展具有中原古寨风貌的观光旅游和休闲娱乐的乡村农家游,擦亮百年古寨这张名片。

说干就干,2012年初,赖大利回到家乡,三兄弟商定,把兄弟几家在古寨外围的老宅子和土地集到一起开发,规划建造了一个占地30亩的古寨生态园。

2013年,赖大利带动兄弟几个筹集投入380万元,开发建造古寨生态园。他从乡村民间和山区购进移栽了女贞、白果、银杏、皂角、橡树、香樟、蒲榆等80多棵树。在园内栽了花木和青竹,建造了古屋群、徽派水乡高脚楼,修建了垂钓亭台,收集了石鼓、石磨、老纺车、织布机、古马槽、土犁耙等民俗物件,力争把生态园打造成集民俗文化和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生态园。

2014年赖大利响应县乡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的号召,严格按照乡政府规划,以园区为依托,带动村民利用古寨内荒芜的700亩土地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在园区,赖大利分特色瓜果种植区、特色生态畜牧养殖区和休闲娱乐区,发展草莓、樱桃、葡萄等采摘园;引导周边农户发展黑猪、三黄鸡、七彩山鸡等生态养殖业;带动乡村群众发展古寨生态农家游,创办一个以农耕为主题的民俗博物展览馆,不仅为村里的孤寡老人提供养老休闲健身娱乐场地,还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具有古寨风韵的乡村假日休闲娱乐园。

据了解,傅寨乡正在落实县政协《关于在建设美丽乡村中留住乡愁保护古寨文化遗产的建议》提案,为赖大利积极协调和争取开发乡村旅游的项目资金,乡政府规划总投资8000万元的打造百年古寨生态旅游观光区已立项实施,第一期工程已完成,第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

    赖大利高兴地对笔者说:“第二期工程完成后,我打算尽最大可能复原保和寨的风景名胜,重现百年古寨的面貌,让先辈留下的这些财富代代相传,让积德行善、济困扶贫的传统文化释放正能量。”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6/0830/3744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