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评论 运用法治方式 严惩涉医犯罪
运用法治方式 严惩涉医犯罪
胡殿文
一个安定的社会,容不下暴戾之气。近观媒体报道,医生被杀被打骂的新闻时常出现,让人产生杞忧。
陈仲伟主任尸骨未寒,悲剧再现。
据人民日报去年报道,超70%医务人员被打骂 。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连续发生多起暴力伤医事件。频现的医疗纠纷,给医患关系蒙上一层阴影。最近发布的《中
杀医伤医辱医事件此起彼伏,层出不穷。弥漫的暴戾之气,既伤害了医务人员的感情,也令社会各界深感忧虑。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说,涉医犯罪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稳定推进法制建设是严惩涉医犯罪、维护医疗秩序的前提。
根据2015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数据,2014年,全国法院共审结暴力杀医、伤医等犯罪案件155件。《中
人们都知道,医生都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因为医生是“生命的保护神”,理应受到最高礼遇。有一位中国医生在美国进修,开车时误闯红灯,被警察拦下。当警察看到他的胸牌时,立即予以放行,并告诉他先去上班,不能耽误救人。但是,等他下班后,警察会到医院门口再开罚单。这个故事,从侧面反映了美国人对医生的尊重。一个社会对医生的态度,体现了对生命的态度。尊重医生,就是尊重生命。
人生一世,谁不害病,谁能离开医生?即便你是神仙不患病不看病,别人呢?有人说,当你生命垂危时,在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人中,医生是最希望你活下来的人。因为医生最大的快乐就是治病救人,没有一个医生想把病人治坏治死。而在全球医生中,中国医生是最能吃苦的群体。我国的标准工时为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有人戏言,中国医生只要坚持8小时工作制,每周末休息,整个医疗体系就会瘫痪。在很多大医院,医生出诊一天,看七八十个病人,不喝水、不吃饭、不上厕所,其劳动强度之大,世界罕见当然,中国医生并不完美。有的医生在治病救人的同时,也存在逐利动机,其公信力自然受到质疑,因为逐利是摧毁医患信任的致命杀手。但是,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医生,而在于不合理的医疗体制。现实的问题是,只有让医生靠技术吃饭,而不是靠“开单”生存,才能重新赢得社会的信任。
医生是社会的精英群体,也是社会的稀缺资源。只有最优秀的人,才有资格当医生。如果医生频频遭遇暴力袭击,社会将付出沉重的代价。例如,最优秀的人才不愿学医,大量医生逃离医疗行业,良医的生产线逐渐断裂,最终导致好医生奇缺,看病越来越难。伤医辱医不仅冲破了道德底线,而且损害了公共利益。当医生受到暴力攻击时,必然影响其救治其他患者,有人甚至因此而失去抢救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袭医和袭警的性质同等恶劣,理应严惩。
打击涉医犯罪,要始终保持对涉医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坚决依法从严查处。对于社会影响恶劣的医闹等涉医违法犯罪案件,要坚持严厉打击,综治组织、公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积极会同检察院、法院等部门挂牌督办,一抓到底,依法惩处。
打击涉医犯罪,要加大惩治力度。加大对非法行医、医托诈骗、医保诈骗、黑诊所、黑救护车等惩治力度。重点打击、从严惩处制售以孕产妇、婴幼儿、儿童或者危重病人为主要使用对象的假药劣药犯罪,加大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
责任编辑:yss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6/0929/3807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