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法治综合新闻 从严从快打击电信诈骗

从严从快打击电信诈骗

胡殿文

       电信诈骗不仅仅是侵财案件,而且害人性命,社会危害极大。由于这类犯罪具有非接触性、空间跨度大、链条长等特点,且存在取证难、追赃难等问题,导致案件多发易发。犯罪分子变换花样,设置圈套,令人防不胜防。电信网络诈骗严重侵犯群众的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影响群众的安全感。因此,政法部门要保持高压态势,采取综合手段,从斩断源头入手,相关部门协同作战,才能不断取得实效。

       电信诈骗多发易发有诸多诱因。

       一是用户防范意识差。据报道,截至2015年底,95.9%的手机网民认为自己曾遇到过手机信息安全事件。手机网民的安全意识仍有待提高。二是发案范围广,打击难度大。自去年121日河南省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成立以来,警方已经累计破获虚假信息诈骗案件7877起,止付冻结被骗资金1.88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4441人。三是内鬼成个人信息泄露源头,让人防不胜防。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在电信诈骗案件中,包括银行职员、电信人员、航空售票点负责人等,成为信息泄露的主要犯罪嫌疑人。以此可见,要落实源头防控责任,加大信息源头保护力度,严惩监守自盗的内部人员。

       对此,中央政法委在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上要求电信、银行等单位落实源头防控责任。完善银行账户异常资金交易风险防控系统,对异常资金交易及时采取紧急停止支付、快速冻结措施。严格落实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制度,坚决整治制作传播改号软件、违规出租电信线路等不法行为。

       保持高压态势,就是要重拳出击,从严从快惩治犯罪。自926日公安部公开发布A级通缉令通缉10名特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逃人员以来,截至929日,慑于A级通缉令和强大舆论压力,已有黄业雄、邓振川、邓春平、王志辉等公安部A级通缉电信网络诈骗在逃人员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或被公安机关缉捕归案。103日,10名特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逃人员之一陈福金被福建省晋江市警方从广东省珠海市押解回到晋江。今年1月陈福金在晋江伙同他人骗走880多万元。这是晋江历年来实施电信网络诈骗金额最高的案件。需要说明,陈福金曾在10分钟内,盗刷受害人银行卡资金880多万元。

       近年来,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等散播“重金求子”、“以高价找人生孩子”等内容的虚假信息,待被害人信以为真后,通过冒充“富婆”、“律师”、“工作人员”等让被害人缴纳名目繁多的费用实施诈骗。近日,在公安部统一指挥部署下,江西、河北、安徽、河南等8省公安机关统一行动,严厉打击“重金求子”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截至目前,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53名,摧毁“重金求子”电信诈骗犯罪团伙及上下游灰色产业链犯罪团伙24个,初步查破涉及全国20多个省、区、市的200余起电信诈骗案。 

       保持高压态势,就要坚持全警联动,出重拳、下重手,不断加大对此类犯罪的打击力度,并通过“打源头”、“摧网络”、“端窝点”,全链条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同时加强与电信、金融等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全面落实综合防控措施,坚决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打下去,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公安机关提醒广大群众,切实提高防骗意识,捂紧自己的“钱袋子”,不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应该说,电信诈骗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治理的突出问题,到了要严惩重处的地步。打击电信诈骗,路漫漫任重道远,只有持之以恒,抓反复、反复抓,才能取得成效,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才会有保障。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6/1025/38486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