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正阳县 九旬夫妻相濡以沫70余载

九旬夫妻相濡以沫70余载

丈夫倾心教学    妻子勤俭持家

九旬夫妻相濡以沫70余载

 

□晚报首席记者   李玉荣    /

 

昨日上午10时许, 正阳县熊寨镇魏庄村94岁的柳玉英老人坐在沙发上给孩子们做棉衣,手里的针在棉衣间穿梭,动作娴熟。她的老伴、今年93岁的陈汝田正在读书。陈汝田时不时看看正在忙碌的妻子,摸摸妻子的手问:“冷不冷?”柳玉英抬起头笑一笑,摇头说“不冷,你冷吗?”两人相视而笑,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guojg1610228.jpg

 

携手相伴甜蜜如初

 “我的母亲和父亲形影不离,他俩牵着手散步。”56岁的陈桂香说,在她的记忆中,父母从未吵过架。他们从20岁左右牵手,相爱相扶70余载,迎来“白金婚”。

陈桂香介绍,父母于1942年经人介绍结成夫妻,一生育有7个孩子(52女),当时父亲在学校教书,母亲在家一边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一边带孩子。

“吃饭没有,冷不冷?”柳玉英耳背,听不清记者的话。见状,陈汝田忙为妻子当“翻译”。

“这两年,他们的听力下降了不少,但这不妨碍他们交流。”老人的小女儿陈桂兰说,“父母一起生活了74年,培养出了很好的默契。特别是父母牵手的情景,更是感人。”

 

361170_奶奶的婚纱真漂亮!.jpg

 

家庭和睦其乐融融

陈汝田老人走到房间拿起毛笔写字。“他教了一辈子书,喜欢看书写字。”陈桂兰告诉记者,父亲退休后依然每天坚持看书写字。

“母亲一生很辛苦。”陈桂兰说,年轻时,母亲带着他们兄妹7人,白天在地里劳作,晚上还要做针线活。为了补贴家用,母亲购买一台缝纫机为村里人做衣服。小时候,她经常在半夜的时候,被母亲蹬缝纫机的声音惊醒。如今,母亲已经94岁,每天还在为孩子们缝缝补补,他们 的沙发垫等都是母亲做的。

“现在她还经常蹬缝纫机,一点都不服老。”陈桂兰说。

“我有11个孙女,4个孙子。”柳玉英用手比划着对记者说,“孩子们个个都很孝顺。”

“这么多孩子,哪个孩子过生日母亲都记得很清楚。”陈桂香说,他们的大家庭有76口人,20多名大学生,9人从事教师职业。

陈桂香说,父亲常说,这一生欠母亲的太多,退休前自己一直忙于教学,没时间顾家,家里的一切都由母亲一人承担。母亲生7个孩子,只有生她时父亲在家。母亲一生受尽了苦,但从没在父亲面前埋怨过。父亲退休后对母亲更加疼爱,每天为母亲端尿盆。

 

guojg1610229.jpg

 

与世无争心态良好

“父亲一生与世无争,当了一辈子校长至今还是小教二级资格。” 陈桂兰说,虽然父亲是校长,但他总是把模范、先进让给别人,从不考虑自己,至今还是小教二级资格,现在工资还不到2000元钱,但父亲的心态很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陈汝田夫妻在家相敬如宾,在外与人为善,受到全村人的尊敬。谈起两位老人的品行,村里人都竖起大拇指称赞。

陈桂兰说:“父母每天早睡早起,晚上洗脸洗脚,坚持散步,新闻联播是他们必看的节目。”

“母亲喜欢吃甜食,每次喝稀饭要放上两勺糖。”陈桂兰说,父亲一生不喝酒,85岁时不再抽烟。他们出门时手牵手,相互间的照料无微不至。

陈汝田与柳玉英两位老人从未向对方说过“爱”字,但他们拥有了满堂儿孙和70多载一起牵手的光阴。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6/1101/38619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