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正阳县 走进正阳县感受老渡口的沧桑巨变
走进正阳县感受老渡口的沧桑巨变
走进正阳县大林镇
感受老渡口的沧桑巨变
□晚报首席记者 李玉荣 通讯员 胡世宝 文/图
曾几何时,摆渡人摇着桨在河道上穿行是一道别样的风景。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昔日的渡口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老渡口清初就有了
“这个位置就是当年的江埠口。当时的水面很宽,江埠口是淮河岸边较大的渡口。”该镇江湾村72岁的江正关说,世事变迁,曾经往来穿梭的渡船如今已不见踪影,当年的渡口一片静寂。
江正关是一位老船工,他告诉记者:“我十八九岁时就在淮河上撑船了,听老一辈说,这个渡口在清初就有了。从这里向北可以到开封,向南可以到武汉。”这里见证了江湾村的一段历史。
“大军南下时就从这个渡口经过。”江正关说,当时,江湾村家家户户都住有解放军,经过协调调过来几十只船帮助解放军从这里渡淮河。
船工风雨无阻摆渡
江正关讲,江湾村的男劳力都会摆渡,3户分一班昼夜不停。
“我喜欢上夜班,可以挣一些钱买烟吸。”该村党支部书记江正好讲起当年摆渡的情景很兴奋。
“我还救过一个人。”该村71岁的江正雨说,有一年夏天有两个人过河,其中一个会游泳,下水渡河,不幸被淹,是他第一时间发现后把那个人救了上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年前,江埠口还很热闹,两岸的村民及商人也比较多,往来也很频繁,开始是小船,一次只能乘坐20人,后来村民买来大船,一次能坐四五十人,后来可以一次运两辆汽车。
“这个渡口成为江湾村民的主要收入,养活着江湾几代人。”江正关说,“老渡口给江湾村民留下很多美好记忆。一天要摆渡很多回,一般要运送一两千人,到了农闲旺季一天要运送两三千人。政府对河道航运也越来越重视,还成立了组织专门管理河运,并组建了专门的船队。”
记忆中的江埠口
“沙滩、垂柳,还有清清的河水,一些鸟在头顶飞来飞去,这里真漂亮。”江正关说。
“以前村民每年大年初一都要祭河神。”江正关说,每年的正月初一,村民来到河边,把红花绑在船上,在河边将贡品奉上,由领头人进行供奉、唱祝词,然后大家一起烧纸钱、放鞭炮。祭祀结束后,再举行船只下水仪式,以祈求平安。
1995年末,在原渡口位置上开始修建淮河大桥,1996年这个公路桥修通以后,江埠口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渡口的往事也渐渐地演变成了老一辈江湾人口口相传的故事。
“我们农闲的时候还会来这里回忆当年的情景。”江正雨说,老渡口是村民抹不去的记忆。
责任编辑:lyx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6/1115/38872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