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正阳县 淮河岸边腊肉飘香年味浓

淮河岸边腊肉飘香年味浓

家家户户制作腊肉

淮河岸边腊肉飘香年味浓

 

□晚报首席记者   李玉荣  通讯员  胡世宝     /

guojg1701212.jpg

 

         正阳县大林镇漫塘村村民胡秀斌的一间房屋内挂满了腊肉。胡秀斌说,每年进入腊月,他们就忙着制作腊肉、腊鸡、腊鱼等。

         在正阳县南部沿淮河岸边的一些村庄,一直有着过年腌腊肉的传统,尤其是老一辈人,对腊肉更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在某种意义上,腊肉成了过年的象征之一。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118,记者走进该县大林镇,探寻腊肉里的年味。

美味的传承

         看到家家门口晾晒的一串串腊肉,瞬间就让你感觉到,春节就要到了。 记者采访时发现,这里的群众不但家家户户会制作腊肉,还是烹饪腊肉的能手。煎腊肉、青菜炒腊肉、腊肉丸子、红烧腊肘、菜心闷腊肉花花、炖腊排……只是听听这里的群众说,你就能感觉到肚子里的馋虫蠢蠢欲动了。

         “我们这儿有制作腊肉的传统。以前制作腊肉主要是因为腊肉便于保存,腌制一回够大半年吃的。” 该镇姚庄村南徐组63岁的沈世武说,在以前艰苦的岁月里,腌制的腊肉还有一个别名“礼肉”。每年春节到农历元宵节,亲戚之间要相互走动,叫做“拜年”、“回年”。登门之时,家家的习俗就是在礼物里加上一块厚厚的腊肉,表达对长辈的敬意与感激之情。

         在涂楼村朱庄组群众付登丽的家里,她向我们展示了她的“腊肉包”。她说,这个肉包有13公斤重,里面全是孩子们爱吃的瘦肉。“吃的时候,从里面拿出来还跟新鲜肉一样柔软,但比新鲜肉更味美!”她说。

技艺的比拼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腌制腊肉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猪肉、羊肉、鸡、鸭、鱼、狗、兔。只要有好的原料,人们就能把它“腊”起来。

         沿淮河岸边独特的温度、湿度条件,也决定了这里非常适合出产美味的腊肉。通常只要将肉腌制一定的时间,再拿出来晾晒去多余的水分,这样就能制作出可口的腊肉了。

         在该镇大林村二组村民涂主果的家里,发现记者在拍摄他晾晒的腊肉,他从屋里拿出了一些他秘制的腊肉:“你来看,我的这些腊肉颜色比他们的淡一些,看上去跟新鲜的肉差不多,但这也是腊肉”。

         “只要天气允许,在室内将肉阴干就能制成腊肉,一般人制作不出来。”涂主果说。

绵绵的亲情

         该镇漫塘村村民胡秀斌家,专门有一间屋子放腊肉,里面挂满了各样的腊肉。

         胡秀斌多年来一直在经营着一家小饭店。“每年各种腊肉我都要准备一两千斤,就这样有时候还不够一年的用量。因为来这儿的客人都知道腊肉是我的招牌菜。”胡秀斌说。

         66岁的江道英是大林村范庄组村民,她的老大和老三在惠州,老二在深圳,三个孩子长年在外打工,只有过年时才回到家里团聚一回。

         “我们每年回来过年,都要带走一些到南方吃,家里的腊肉有家的味道。”江道英的小儿媳妇说起这些,脸上笑出了一朵花儿。

“你看今年我腌制的腊肉有300多斤,大儿子在惠州,他今年回不来了,他最爱吃腊猪腿 ,只有让三儿给他捎过去了。俺家大大小小有18口人,要是都在家,过年可热闹呢。”说起这些,江道英老人满脸都是幸福。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7/0124/4011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