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正阳县 寒冻镇传统糕点铺里年味儿浓
寒冻镇传统糕点铺里年味儿浓
□晚报首席记者 李玉荣 文/图
寒冻糕点年味儿浓。
本报讯 “给我来2斤果子。”“我要3斤。”“我要这种,孩子们喜欢吃。”1月24日,正阳县寒冻镇寒冻街北王平心的糕点铺围满了买果子的人。
“寒冻镇糖果糕点制作历史悠久。”今年72岁的王平心说, 他记事时,寒冻镇就有几十家做糕点的。大集体时,镇里也有糕点铺。20岁时,他拜当地有名的糕点世家传人为师学做糕点。每年春节前是他们最忙的时候,昼夜不停地加工糕点。
“寒冻镇各村都会派人来拉糕点。”王平心说,当时,每到过年,镇里要给村里发糕点,村里拉回家再分给各家各户,每人7两。
“寒冻镇的糕点在周边乡镇是出了名的。”王平心说,包产到户后,寒冻街上有很多糕点铺长年做糕点,都是纯手工制作,口感好,甜而不腻,受到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和青睐。
“30年前,我从集体糕点铺出来,自己开了王家糕点铺。”多年来,经过自己的精心制作,并加以改进,糕点铺生意很火,特别是每年春节时,订单多得让人忙不过来。寒冻镇的糕点成为当时周边群众走亲访友的首选礼品。
“现在年龄大了,我就把这个手艺传给儿子王振。”王平心说。
走在寒冻镇的街上,时不时会闻到糕点的香味儿。“以前,我家的糕点都是用木板制作的匣子包装。”在该镇高家果子铺,高广民说,后来为了节约开支,木制的匣子改为纸包装并印有果签,果签上印有产品说明和生产厂家地址及电话等。
高广民说,他父亲高富荣自小随爷爷从湖北省黄陂县埠口逃荒到寒冻老街北埠口落户。因为家贫,他父亲18岁去汝南县马乡学制糕点技术,学习了3年。学成后新蔡果品店邀请他当师傅,一干又是3年。很多人到高家学习糕点制作,回去后开设糕点铺。
后来,高富荣与几个人合伙在寒冻街北成立了“顺和祥果品糕点铺”,生产出来的糕点销售旺盛。“顺和祥”停办后,高富荣一直带小儿子高广民制作糕点。1981年,高富荣受聘于镇政府办的―个食品厂,他的糕点制作技术又大派用场。该厂改制为个体企业后,高富荣自筹资金开办糕点店,糕点品种有10多个。1986年,高富荣病故,高广民子承父业,如今已掌握各种糕点加工技术。
“吃着这样的糕点,才感受到年味儿。”一购买糕点的女子说,她每年都会买一些寒冻镇的传统糕点作为走亲访友的礼品。
责任编辑:yjh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7/0126/40164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