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民俗民间故事 父亲的“年货”

父亲的“年货”

陶冬梅

       那年我8岁,一眨眼年就在我的盼望中姗姗来到了。该备年货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忙年。袅袅炊烟,早晚不停歇在村庄上空飘逸,舞动着年的喜悦。

农家的年货,一般要到镇上的集市去办。偏偏集市那天,村里有人结婚,父亲被请去帮厨,母亲在家蒸馍,忙得走不开,我自告奋勇,要带弟弟去办年货,母亲怎么也不放心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我。最后,在我再三央求和保证下答应了。母亲怕我记不住要买的年货,还给我列了个年货清单,接着掏出20元钱,郑重其事地交给我,反复叮嘱我把钱装好。

我和弟弟兴高采烈地走向集市,到了集市一看,人实在太多了。我们个头小,只能在人群里挤来挤去。几乎一年没吃过肉了,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去买大肉。大肉摊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等我们挤到摊位前,称好3斤肉准备掏钱时,才发现口袋里的钱早已不翼而飞。我和弟弟急得大哭起来,直到集市散了,我们都不敢回家。

在那个年代,我们那里20元钱办的年货,可以过一个不错的年。母亲见我两手空空地回家,急忙问我怎么回事。当母亲听到我把办年货的钱丢了,气得抡起擀面杖就要打我。正在这时,父亲回来了,拦住母亲急忙问怎么回事。母亲就把我丢钱的事对父亲说了,父亲看着我,叹口气说:“丢就丢了,打孩子难道能找回来?”母亲说:“你说得轻巧,这是我们过年的钱,丢了这个年怎么过?”父亲笑笑说:“有钱没钱,照样过年。”

两天后便是除夕了。吃过没有肉的年夜饭,父亲说:“我给你们唱段秦腔吧!”我和弟弟拍手叫好。以前,我知道父亲喜欢听秦腔,可没想到,父亲竟然也会唱,而且唱得字正腔圆、有模有样。父亲唱的是《五典坡》里的《三击掌》。《五典坡》又名《五家坡》,是一本秦腔传统折子戏。父亲唱一会,怕我们听不懂,再给我们解说一番。唱着唱着夜深了,满天的星星闪着明亮的眼睛,仿佛和我们一起陶醉在这欢乐的气氛里。

大年初一晚上,父亲又说:“我给你们讲故事听吧!”我开心极了,倚着父亲坐下来,认真听父亲讲故事。听着听着,我就入迷了。我真不敢相信,父亲讲的竟是隋唐期间的故事,而且这个故事,父亲从大年初一讲到正月十五。不久后的一天,我在父亲的床头柜里发现了一本《隋唐演义》,翻开一看才知道,父亲讲的正是书中的故事。原来,父亲年前从姑父那里借了这本书,准备过年看的。想到这个年没有年货,父亲就想过一个不一样的年。于是,父亲现学现卖,白天偷偷看书,晚上再讲给我们听。现在想来,那个年真是父亲的“杰作”,也是我们过得最有意义的一个年。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年货年年都办得很丰盛。不经意间,我总会想起那个没有年货的年。我想,可能是父亲特殊的“年货”带来的精神享受,远胜过物资享受的缘故吧。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7/0203/4019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