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正阳县 正阳小伙儿寻找亲生父母

正阳小伙儿寻找亲生父母

身有残疾   难忘初心

正阳小伙儿寻找亲生父母

永远不会忘记养父母的恩情

 

□晚报记者   高琳琳 通讯员   董玉洁   /

yaohf1702137.jpg

 

他还在襁褓中时,好心的马清国、邱世粉夫妇收养了他。多年来,身有残疾的马毛被养父母一家照顾得很好。但是,马毛一直在寻找他的亲生父母。昨日,20岁的马毛向晚报求助,希望晚报帮他找到亲生父母。

那年冬天

他们收养了他

1997年,香港回归。在普天同庆的时候,一个不幸的婴儿降生了。这个孩子因为手脚有残疾,被家人遗弃。

1997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在平舆县打工的正阳县新阮店乡管寨村南马庄村村民马清国闲来无事,转悠到平舆县永乐大市场路北的一排平房门口时,听到路边一个包裹里传出婴儿的哭声。走近一看,包裹里竟然是个孩子。

当时下着雪,马清国看孩子身有残疾,十分可怜,就把孩子抱回了家。马清国生前告诉马毛,捡到他时大约刚满月。仔细回想,当时发现马毛时,远处有一个男子硬拉着一个年轻女子离开,年轻女子不停地哭泣。当时马清国急着把孩子抱到怀里取暖,没有在意对方,也许那对男女就是马毛的亲生父母。

回到住所后,马清国才发现孩子双手手指粘连,左足先天性马蹄内翻。马清国既心疼孩子,又气恼孩子的父母。为了这个捡来的孩子,马清国辞了工作,把孩子抱回了家。

当时,40多岁的马清国已有一儿三女,几个孩子都已成年,孙子和外孙女都比这个捡来的孩子大。看到丈夫抱回一个残疾的婴儿,善良的邱世粉没有多言,立刻去买奶粉喂孩子,而且要求女儿用母乳喂马毛。

视如己出

养父母恩重如山

在马毛的印象里,养父母对自己视如己出。养父母给他起名“马毛”,是因为他在家最小,身世又可怜。家人一直把他当作宝贝一样养着。

“我出生时左手中指、无名指、小指三根手指皮骨连在一起,现在已做手术分开了,右手只有三根手指,分别是大拇指、食指和小指。”马毛说,自己左膝盖下有一个椭圆形红色胎记,左足先天性马蹄内翻。在他两三岁时,母亲邱世粉用竹板绑着他的脚慢慢矫正过来了。

马毛现在已经能正常走路,只是左脚踝留下一个小坑。

因为有残疾,从小马毛的哥哥和姐姐就对他很好,有什么好吃的都会给他留着,给自己的孩子买什么都会给这个弟弟买一份。

马毛10岁时,不幸降临到这个家庭,养父李清国因病去世。痛失养父,给马毛带来很大的打击。他常常问自己:“我的亲生父母在哪里?他们当年为什么要将我遗弃?”

17岁时,因为不愿给家里增添负担,马毛外出打工。挣到钱的他,不忘孝顺养母。“以前都是养父母供我吃喝,现在妈妈老了,该我照顾她了。”马毛说,现在他在海南省三亚市打工。

内心伤痛   亲生父母无从寻起

“从小到大在我的脑海中,许多人都说我是捡来的。那时候,我很自卑。”马毛告诉记者,很多时候他会做同一个梦,梦到亲生父母来找他,一家人和和睦睦地在一起。但是,梦醒后都是一场空。

马毛说,从自己懂事起,养父母就告诉他,马毛不是他们亲生的。自己一天天长大,看着别人都有亲生父母,心中的疑团刺痛着内心最敏感的神经。“父母到底长什么样?当年为何弃我而去?”这几年,马毛萌生了寻找亲生父母的想法。然而,茫茫人海,他不知道从何找起。

马毛的养母邱世粉今年66岁,因病偏瘫在床,患有老年痴呆,现在跟随大哥马登红生活。虽然不能在母亲身边伺候,但马毛一发工资就往家里寄钱,希望母亲和家人的生活好一些。

家人支持   希望他有更好的生活

“俺弟是个可怜的孩子。他就像我的孩子一样。虽然我们养育了他这么多年,但是我们都希望他有更好的生活,能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昨日,记者联系到马毛在老家的大哥马登红。说起这个弟弟,马登红的话语中满是心疼。

为了养育马毛,马家人没少费心思。马清国和妻子一边帮子女哄孩子,一边干农活,还要照顾马毛。前年,马毛在正阳县人民医院做了手术,虽然没有完全恢复,但行动比以前自如了。

马毛感觉自己是这个家多余的一份子,但马家人不这么想。马登红说,如果弟弟找到亲生父母,他们都会很高兴,如果找不到,马毛依然是他们家的一份子。父亲去世前一再叮嘱,让他们几个照顾好这个弟弟。

马毛说,他想找到亲生父母并不是为了质问对方当年为什么抛弃自己,他只想多个家人,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也许父母当年有一定的苦衷不得已抛弃了自己。找到亲生父母他自然高兴,如果亲生父母不愿认他,他也没有怨言。无论这个梦想能不能实现,他都不会忘了马家的恩情,不会忘记自己是马家的儿子。

如果马毛的亲生父母看到这篇报道,请及时与晚报记者联系,早日和马毛相见,填补马毛这20年的亲情空缺。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7/0224/4054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