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科技推广 香菇L808的春季管理
香菇L808的春季管理
□ 魏银初 班新河
春季是香菇菌棒发菌和出菇管理的关键时期,现就香菇L808的管理措施简述如下:
1.发菌管理。发菌期间,需采取措施提供适宜的发菌温度和充足的氧气、暗光培养、自然空气相对湿度,最好用数显温度计随时测量菌袋温度,适时散堆,避免“烧菌”,并注意刺孔通气。
秋、春季节以降温管理为主,冬季以升温保温管理为主,同时正确处理温度与通风的关系,确保温度适宜、空气流通。发菌期间要经常观察菌袋温度,且不可因棚内温度过高而“烧菌”。虽然1月~2月份气温较低,也不可几天不通风,以防棚内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影响菌丝生长。进入3月份,天气变化无常,气温时高时低,可根据天气情况,及时通风、遮荫,及时疏散发菌棚内排放较稠密的菌袋,并降低摆放高度,严防菌袋温度超过
刺孔通气要结合自然温度和翻堆进行,当气温高于
经过40天~90天左右(依发菌温度而定)的发菌,菌丝满袋后,进入瘤状物形成和转色阶段,完成转色需约20天。香菇L808转色适宜,出菇稠,菌盖圆,商品价值高;转色轻,出菇稀,畸形菇多,商品价值低;转色太重,菇个大但出菇偏少。菌棒转色结束后,不要急于脱袋,需再后熟至少20天,等充分生理成熟后,根据市场情况适时脱袋排场。后熟期间,切忌振动,以防袋内出菇。
2.出菇管理。香菇L808出菇期长,常跨不同季节出菇,不同季节的出菇管理技术不同。菌丝生理成熟后,可先立摆菌袋,待市场价格合适时,脱袋喷水刺激出菇,每天喷水1次~2次,使棚内湿度保持在85%~90%,同时注意通风降温,利用自然温差刺激出菇,第一茬脱袋出菇结束后,进行复菌、注水管理。
5月份气温逐步回升,要做好注水、降温、通风工作,可掀起棚四周的薄膜,只留遮阳网,以加强通风。进入6月份,菇棚内棚顶以下20厘米比地面温度高
(第一作者系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站长、市农科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ldm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7/0309/4074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