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正阳县 李景峰 带领48户鸭农奔小康
李景峰 带领48户鸭农奔小康
记者 杨军民 通讯员 陈 健
“一只鸭子全身宝,舌脖胗肠翅与爪。关键防疫和配料,自然牧鸭也重要。河堰坑塘食鱼虾,稻田散养吃虫草。绿色养殖肉质好,水面嘻游鸭逍遥。劝君多养生态鸭,发家致富进元宝。”这是正阳县雷寨乡朱庄村计生协会会长李景峰10多年来总结的“牧鸭经”。
李景峰是养鸭能手,由于带动全村计生家庭养鸭致富,被当地百姓称为“鸭子司令”。2003年,李景峰听说正阳县畜牧局在该乡人口学校举办家畜养殖培训班,就兴冲冲地跑去听课。当听到专家讲到“要充分发挥当地的地理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养鸭”时,李景峰怦然心动。他想,自己家乡不靠山,离县城偏远,唯一的优势就是位于吕河流域,具有广阔的流滩、堰塘、荒沟,这是养鸭的有利条件。于是,他与妻子商量,拿着东拼西凑的3万元,引进2600只雏鸭,办起了“景峰家庭养鸭场”。
天道酬勤。通过李景峰夫妇的辛勤努力,当年他家饲养的2600只雏鸭成活了2500只。到年底,饲养蛋鸭收入25000元,他收获了蛋鸭饲养上的第一桶金。
天有不测风云。2005年全国性禽流感爆发,李景峰养的蛋鸭也未免于难。两年经营6万元的利润全部赔光,这让李景峰的养殖事业和创业激情跌入谷底。但是李景峰不甘失败,从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来。他在乡计生协会的帮助下,向乡农村信用社申请小额低息贷款5万元,购买了4000只鸭苗,毅然决定重整旗鼓。
二次创业后,李景峰报名参加了正阳县人口学校举办的畜牧家禽养殖专业培训班。他边饲养边钻研,通过观察探索,他掌握了蛋鸭习性和牧鸭养殖技术。另外,他转变家禽养殖旧传统方式,注重品种鸭的更新换代,做好蛋鸭产蛋记录,根据记录凡是发现饲养的蛋鸭在一年以后,蛋鸭产蛋率下降或不产蛋时,就要更新换代。而这些鸭子是在吕河下游水中自然放养的,肉质都是瘦肉蛋白低脂肪的,出售价格也高,很受欢迎。一个电话,南方的客商就会前来,把这些鸭子收购一空,每年“景峰家庭养鸭场”仅销售淘汰老鸭就收入10多万元。如今,除了还清贷款,李景峰养鸭年收入20多万元,成为全县新型职业农民中的“养鸭状元”。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让周边的百姓都富裕起来才是我最大的心愿。”2014年,李景峰开始推广养殖蛋肉兼用型品种鸭,特别聘请了两名县、乡畜牧兽医为养鸭场“防疫顾问”。采取“家庭养鸭场+防疫保姆+计生户”的办法,发动周围村庄60多个计生家庭发展肉食鸭养殖,义务传授家庭饲养蛋鸭和牧鸭养殖技术,向养鸭农户讲解看天气、看场地、看鸭情放牧蛋鸭的技巧,现场指导饲料配方、分灶喂养、酒糟调养等妙法,使48个养鸭户走上了科学养殖的致富路。去年年底,李景峰被正阳县计生协会授予“基层优秀计生协会会长”。
责任编辑:xmx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7/0324/4098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