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金融财经新闻国际财经 离岸在岸人民币汇率创新高 创半年来新高

离岸在岸人民币汇率创新高 创半年来新高

离岸在岸人民币汇率创新高 分析称人民币汇率走出寒冬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31日讯(记者 陈果静)今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涨幅扩大一度升破6.78关口,创下去年11月初以来最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目前报6.8244,创2016年11月14日以来新高,目前两地价差倒挂近500点。

  工银国际研究部主管、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认为,人民币汇率已走出寒冬。人民币趋稳将成“新常态”,相对惬意的汇率运行状态有望长期延续,进而巩固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017年2月至今,人民币兑美元的在岸、离岸汇率运行平稳,两者价差也从2016年的以正值为主,转变为以负值为主且不断收窄。随着市场预期的改善,资本流出压力也明显缓解。2017年1月至今,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逐渐收窄,外汇储备规模在触底后实现连续三个月的反弹。

  程实认为,人民币汇率稳定的三大关键支柱已悄然形成,为长期走势趋稳奠定了基础。从内因看,今年年初的预期管理不仅有效打破贬值共识,更对贬值心魔形成长效化抑制;从外因看,由于美元的“特朗普行情”终结,人民币汇率运行情景改善,汇率政策摆脱两难困局;从基本面看,“811”汇改至今,人民币有效汇率高估压力的释放已经阶段性完成,在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中引入逆周期因子则正当其时。凭借上述支柱,在经历2016年四季度的急贬和2017年一季度的盘桓后,人民币汇率已走出痛苦的寒冬,重回稳定运行的长期轨道。

  5月26日,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回应市场关注时表示,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汇率工作组确实考虑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模型参数由各报价行根据对宏观经济和外汇市场形势的判断自行设定。

  自律机制秘书处有关负责人认为,逆周期因子根据宏观经济等基本面变化动态调整,有利于引导市场在汇率形成中更多关注宏观经济等基本面情况,使中间价报价更加充分地反映我国经济运行等基本面因素,更真实地体现外汇供求和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健表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有助于合理引导市场预期,遏制市场非理性炒作行为,从而避免人民币汇率剧烈波动。加入逆周期调节因子,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上日收盘价对中间价的影响,减少市场过度波动给中间价带来的冲击,保持人民币汇率总体基本稳定。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7/0531/42038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