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正阳县 小花生如何“挑大梁”
小花生如何“挑大梁”
今年,通过绿色种粮、虫口夺粮等措施,唐河县的优质中筋和弱筋小麦获得丰收。本报通讯员 丰兴汉 摄
本报记者李英华刘红涛
六月的中原大地,“夏收、夏种、夏管”正在紧张进行。夏收之后,种什么?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省提出“四优四化”,其中优质花生今年要发展到2000万亩,比上年增加300万亩。
如何发展优质花生?扩大面积同时又要解决哪些问题?在花生大县正阳,记者走进田间地头,探寻优质花生发展之路。
良种良法咋来配套
绿油油的花生苗,映衬着蔚蓝的天空。6月4日,看到半尺高的春花生苗长得苗壮苗齐,正阳县熊寨镇王大塘村的刘国恩对秋季收入充满了期望。
“这片只有300亩,麦收后还有8000亩要种上豫花37,到时候来看更加壮观。”一起来查看苗情的正阳县花生研究所所长余辉说。
国家产业技术体系花生岗位专家、省农科院经作所研究员汤丰收说,豫花37作为国内唯一中小果珍珠豆型花生品种,凭借其优良品质,深受市场欢迎。而在高油品种中,远杂9102全国种植面积750万亩,是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
正阳作为全国第一花生大县,豫花37、远杂9102等品种种植面积都相当可观,这与当地种植模式密不可分。
“近年来,正阳大力推广了以起垄种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防治、化学调控、黄曲霉素防控等高产高效无公害栽培集成技术。”余辉向记者介绍,正是良种良法配套,让正阳花生有了大面积发展基础。
农机农艺怎样融合
种花生效益高,可收获是个大难题。
“以前收花生,全家老少齐上阵,干上半月二十天才能收完,累得腰酸腿痛。”新阮店乡罗庄村贺寿前感慨说,“今年种了十来亩花生,机器收两天就能收完。”
在正阳,几乎每家每户都种花生,少则三五亩,多者几十亩。正阳县农机局局长张寅生说,机械化收获使正阳150万亩花生收获时间大大缩短,由原来的45天缩短为现在的7天左右。
“收种花生实现全程机械化,对稳定种植面积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张寅生说,围绕种植、收获、加工等各个环节,全县38家企业自主研发生产花生机械,不但满足了本县生产需求,还销往山东、安徽等地。
在正阳鑫发机械有限公司,记者发现一个“新家伙”,公司负责人王刚介绍,这种新型播种机械集灭茬、旋耕、起垄、播种、施肥、打药六种功能于一体,不但大大提高效率、节约成本,还能培肥地力。
优质优价如何实现
当前,正是花生种植季节,而熊寨镇王大塘村的刘卫华已给自家的花生找好了“下家”。
“依托合作社,18亩的豫花37已和一家公司签订种植协议,只要质量过关,价格比普通花生高1块左右。”刘卫华细算,按亩产700斤花生果算,每亩能增收700元,一季花生增收1万多元。
优质花生实现优价,数据指标见证品质。从2009到2015年,正阳花生样品重金属含量均不超标,均未检出农药残留。“从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黄曲霉毒素污染等三大质量指标来看,正阳花生达到了国家绿色产品标准。”余辉说。2015年“正阳花生”品牌价值达到21.56亿元,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王强给予“世界花生看中国,中国花生看正阳”的评价。
“发展优质花生实现优质优价,要实行订单生产,产销衔接。”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按照“四化”要求,支持正阳、邓州等20个高油酸花生示范区建设,探索优质花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的经营模式。同时,要提前谋划产销对接工作,开展订单生产。支持开展高油酸花生专种、专收、专售、专加工,培育高端油品、食品名牌。
责任编辑:yss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7/0613/4224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