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评论 > 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胡殿文
诈骗年年有,近日又猖狂。近日,河南省鹤壁市警方破获一起特大电信诈骗案,犯罪嫌疑人假借售卖高考试题答案,对高考考生实施诈骗。据警方初步调查,涉案考生有近百名,涉案金额300多万元。
马某玲是今年的高考考生,今年6月初,1名陌生人在网络上把她加为好友,说通过内部渠道搞到了今年的高考试题,并找人做出了答案,正确率接近九成。当马某玲将自己银行卡里的资金全部转给对方后,对方立刻将她从好友中删除。此时,马某玲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马上报案。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郑某说:“说是内部渠道,其实根本没有这回事儿,说我们有一些关系网,其实根本没有。”轻信是受骗的前提,同时高考这么严肃的事情,真的能够投机取巧吗?缺乏质疑意识和无知是上当受骗的主观因素。正像鹤壁市公安局副局长张建明所说,掏钱购买所谓的考卷,本身就是一种触犯法律的行为,不能报这种侥幸心理。这种行为不但不能提高成绩,还会触犯法律,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法律后果。
这是一起保健品诈骗案。郑州警方经过近9个月顺线追踪,侦破一起特大保健品诈骗案,截至目前共抓获涉案人员133名,涉案金额过亿元。
2016年2月份,70岁的刘先生接到1名自称王晓的女业务员电话,推销保健品。刘先生听对方介绍的保健品有“神奇”功效后,就动了心,花1万多元买了一些。过了一段时间,王晓又打电话向刘先生推销,购买她们的保健品满50万元之后,即可获得104万元补助款。已经多次购买的刘先生想得到这笔补助款,可当他前前后后购买了50万元的保健品后,那个从未谋面的业务员王晓突然消失了。
同年9月,郑州市公安局金水路分局接到刘先生报案后,该案“以推销保健品实施诈骗”和专门“以老年人为实施诈骗对象”的两大作案特点,引起警方高度重视,遂成立由犯罪侦查局、网监、经侦等相关业务警种参加的联合专案组,全力对案件展开侦查取证工作。
随着侦查深入,田某、洪某、黄某、吕某等几个主要负责人渐渐浮出水面,以他们为首的关系网也逐渐清晰,这个关系网上竟有近200名犯罪嫌疑人。
诈骗犯罪是一种古老的犯罪形式,其社会危害极大。法律专家指出,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河南省对于诈骗犯罪,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5000元、5万元、50万元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266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起点。
近年来,面对电信诈骗的严峻形势,我国加大了打击力度,一批批犯罪分子落入法网,防骗机制体制一步步健全,防火墙越织越密。比如,建立23个部门和单位参加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高规格打击电信诈骗,健全涉电信诈骗犯罪侦查工作机制,深化跨境跨区域警务合作,建立诈骗电话通报阻断、被骗资金快速止付机制……一系列打击治理电信诈骗犯罪机制的创新,其目的就是实现侦查打击、重点整治、防范治理三位一体,坚决把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打下去,切实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我们期待着。
责任编辑:yss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7/0620/42356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