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泌阳县 【090号】《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090号】《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蒙牛学生奶"杯中小学生网络作文大赛90号作品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河南省驻马店实验小学 六(2)班 龚怡霏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讲述了1961年周恩来总理深入革命老区调研与当地农民相处的感人故事。敬爱的周总理那关心国家命运,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中国处在天灾人祸的大饥荒中,在这个真实的历史背景下,周总理来到河北邯郸的伯延公社,在连续四个昼夜的时间里,不顾大病初愈的身体状况,夜以继日走村入户,深入到当地百姓家中:他坐在老奶奶的炕头问寒问暖;他拉着第一任老支书的手听到真心话;他和老乡一起下地插白薯秧;他让秘书找来马车运水;他得知老百姓吃不饱饭,就坚决不吃食堂里做的红烧肉,而是和百姓们一起捧着稀粥吃代食窝头;他更从公社领导安排的虚假场面里,明察毫秋,觉察到浮夸问题的严重,甩开干部深入到群众中访贫问苦;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还在灯下认真工作……这些丰富的细节,一点一滴地描绘出周总理为民所苦、为民所疼的爱民之情。 影片讲到在一场冲毁白薯秧的暴雨后,周总理一人坐在房门口,那沉思的神态,深邃的目光,把总理面对人民疾苦时的沉重、焦虑又愧疚的内心展露得淋漓尽致。凸现出他忧国忧民,不辞辛劳,肩担历史重负的精神力量。一位亲民为民的共产党领袖的人格魅力熠熠生辉。周恩来在伯延的四个昼夜涵盖了他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的光辉一生。

看完电影,周总理那求真务实的革命精神让我油然而生崇敬之情。一个个镜头,让我真切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是一种自觉置身于群众之中、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老百姓的事,再小的事也是大事,这也是影片所诠释的主旨。

201735,是周总理119周年诞辰,犹记得当年那个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热血少年,音容犹在,丰碑永存。您说:把我的骨灰撒到江河大地去做肥料,活着为人民服务,死后也要为人民服务。如今的祖国到处繁花似锦,人民安居乐业。这盛世,如您所愿!

 

 

(指导老师:魏玉玲)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7/0621/4239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