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三农 >新农村 > 驿城区青年民兵争当科技致富“火炬手”

驿城区青年民兵争当科技致富“火炬手”

      本报讯 (通讯员 韬)近日,在驿城区朱古洞乡香山村青年民兵张德春的日光温棚里,他引种成功的以色列蕃茄、日本肉丝瓜等外国蔬菜新品种,吸引了许多村民参观学习。如今,在这个区像张德春这样的民兵科技致富“火炬手”已有1000多名。

近年来,驿城区委、区政府和区人武部以“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和“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活动为载体,利用每年退伍军人返乡创业的有利时机,依托农民夜校、青年民兵之家和民兵科技协会等阵地,聘请农业科技专家讲课,开展畜牧、农学和食用菌等专业绿色证书培训,全区已有860多名青年民兵取得了绿色证书。同时,把那些懂技术、会管理的民兵科技骨干组织起来,根据各自的技术专长组成不同类型的民间科技协会,定期发展有致富愿望和项目兴趣的青年民兵会员,建立健全技术跟踪服务档案,根据生产需要专题研讨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交流传递科技知识和市场信息,每半年对科技骨干进行农业政策、新型生产技术的轮训,推广粮油、蔬菜、花卉、食用菌、中药材、养殖等专业领域的现代农业技术178项。水屯镇石庄村组织成立食用菌合作社,有16名民兵科技骨干做义务食用菌技术员,逐棚逐户讲解白木耳、黑蘑菇、白灵菇等菌种的栽培管理技术。目前,该区已发展各类民兵科技协会会员2200多名。

为充分发挥科技型青年民兵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火炬手”作用,全区基层武装部协同农业科技部门组织26个民兵科技服务队,深入开展“科技大篷车村村行”活动。这些民兵科技骨干为周围群众举办蔬菜、小麦、西瓜、食用菌、石榴、白桃等栽培和畜牧饲养实用技术培训310期,培训农民3万多人,发放各种科技资料8万多份。水屯镇民兵骨干李国依靠宿鸭湖滩区养鸭的传统优势,外出学习腌制鸭蛋技术,将本地产的优质鸭蛋腌制成咸鸭蛋,每年赢利10万多元。他还引领全村40多户群众倒卖鸭蛋,成了远近闻名的“倒蛋专家”。朱古洞乡香山村青年民兵李俊华是区里的科技示范户,靠种植黑木耳致富后,热心的他又将技术传给附近群众,带动30多户农民靠科技走上了致富路,他将回收的黑木耳产品分类包装,通过网上销售每年净赚9万多元。

据该区人武部政委李伟杰介绍,目前,该区已兴建民兵科技示范园25座,这个致富群体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火炬手”作用越来越明显。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08/4248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