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三农新农村 建设新农村要让农民有书读读好书

建设新农村要让农民有书读读好书

  张兴军  桂  娟

第十八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河南举行。其间,一场主题为“全民阅读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出版高层论坛引起舆论关注。作为我国人口占多数的群体,农民能否养成阅读习惯,既关系到新型农民的培养和新农村建设进程,更事关整体国民素质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农民的阅读就谈不上全民阅读。

我国农民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读书的传统,形成了丰富的耕读文化,时至今日,“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仍是广大农民喜爱的楹联。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农民的阅读情况不容乐观。在不少地区,看书难、看书贵、可看的书少,成为农民读书的主要障碍。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两方面抓起:一方面要改善农民的阅读环境,培养农民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要注重培育农村图书市场,鼓励和引导出版社多出版内容和价格适合农民的书。

公民阅读力与公共文化服务成正比,完善的公共文化体系能保证国民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而在我国广大农村,且不说网络服务,就连图书馆也是少之又少。因此,应加大公共文化投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积极开展送书下乡和“农村书屋”建设工程。

一本书会影响人的一生。打造农民喜欢的精品读物,要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心里装着农民,眼睛盯着农业,脚步迈向农村,实施一批重点工程,打造一批“三农”品牌,培育一批乡土作者,多出农民看得懂、农业用得上、与农村贴得紧的出版物。

据有关权威机构调查,绝大多数农民希望他们想购买的图书价格在10元以下,而2007年全国图书的平均价格为每册21元,农民对图书出版的最大希望是价格能低一些。有关方面应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对包括“三农”图书在内的文化项目给予扶持。图书出版和经营机构也要创新发展方式,降低图书生产和营销成本,让农民朋友买得起书。

优化农民阅读环境,还要抓图书出版和市场管理,大力实施文化环保工程,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行动,坚决清除各类文化垃圾,让农民在良好的文化环境里阅读,得到高质量文化享受。            (据新华社电)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08/425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