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正阳县 一位卖葱书记的扶贫路

一位卖葱书记的扶贫路

一位卖葱书记的扶贫路

——记正阳县慎水乡喻廖村驻村第一书记贾凯

记者 杨军民 通讯员

 两年来,他踏遍乡间路,走遍千家门,倾心为民办实事,用情为民解忧困,默默扛起乡村脱贫攻坚重任,为乡村百姓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新变化,无论走到哪里,乡村百姓都亲切地称他为贾书记,他就是共青团正阳县委驻正阳县慎水乡喻廖村第一书记贾凯。

真抓实干助推发展

驻村两年来,贾凯致力于全村的精准扶贫工作,他到田间地头了解群众的诉求和想法,走进群众家中倾听群众的心声,了解困难群众的疾苦,掌握第一手材料,吃透村情村况。一方面,他带头弘扬团队精神,进一步落实党建任务,健全制度,加强村“两委”班子管理,增强村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激活乡村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活力;另一方面,他和村“两委”干部坐下来研究政策、谋出路、定规划,围绕脱贫搞发展,改变村容村貌,帮带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他利用组织工作优势,组织县青年志愿者到喻廖村多次开展爱心帮扶活动和精准志愿服务,开展了包括对留守儿童的亲情陪护,对贫困孤寡老人的生活照料,对因病致贫贫困户的医疗咨询等诸多贴心帮扶和服务,并形成常态化。目前,贾凯带领青年志愿者在村志愿服务超过500小时,动员社会企业、青年商会为喻廖村贫困群众捐资捐物达10万元,形成了除帮扶责任人之外,青年志愿者与贫困户结对帮扶的双重保障体系。

他利用团组织工作特性,在村新建2家青年就业创新培训基地,积极引导村贫困青年脱贫致富。通过农业科技青年志愿服务,在村组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利用种植、养殖技术讲座等方式,加强喻廖村务工人员的就业和技能培训,特别对贫困户进行“一对一”农业技能培训指导,引进科学种植、科学养殖技术,促其拓宽视野,转变思维方式,扶贫并扶智,从根本上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两年来,贾凯多方争取扶贫项目,推动喻廖村村室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全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和变化。20165月,贾凯通过申请协调,为喻廖村争取到了贯穿8个自然村6.2公里的道路整修项目,如今已修建好的柏油路解决了喻廖村群众的出行难问题。2017年初,贾凯又积极为喻廖村协调和申请到了60万元的村室建设项目和20万元的乡村文化大舞台项目,眼下新村室和文化大舞台正在建设中,将为村委干部、全村群众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和娱乐文化场所。投入20多万元的村标准化卫生室,也正在加紧施工建设,将极大改善村里群众的就医条件和环境。20173月,贾凯通过与有关部门协调,又为喻廖村争取到了60万元的自来水扶贫项目,工程也正在实施中,将为全村群众解决安全饮水问题。

倾心为民扶贫解忧

20175月,贾凯在入户走访时得知喻廖村梁庄村组村民李祖友家今年2亩大葱喜获丰收,产量高达5000多公斤,可是去年2元多一斤的葱,今年剥好洗干净也卖不到5角一斤,眼看都要烂在地里,一季的收成就要打水漂了,李祖友夫妻俩愁得唉声叹气。李祖友是去年的脱贫户,如果今年这些大葱卖不出去,投入的成本收不回来,肯定会返贫。贾凯通过深入了解,得知梁庄村民组55户人中有11户菜农,加起来滞销大葱竟然有5万多公斤!贾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回到村委后,他利用行业信息平台和媒体力量广泛发布信息,为李祖友和其他葱农推销大葱,并组织村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助收助卖活动。经过多方努力,喻廖大葱吸引了山东、北京等多家蔬菜专销公司和食品加工厂的关注,当地许多爱心企业也纷纷伸出援手,中原农业保险公司一批就购买了近7000公斤,彻底解决了葱农的燃眉之急,也让李祖友眉笑眼开,逢人就说:“还是贾书记有办法,让俺家大葱有了销路,俺打心里感谢啊!”卖葱的事情在村里一传开,村民们都亲切地叫贾凯为卖葱书记。

喻廖村贫困户喻友良,今年56岁,一家4口人,妻子王莲梅患有哮喘病,不能干重活,常年不能离药,家庭十分困难。2016年,二女儿喻庆茹又考上了郑州财经政法大学,家庭负担更重了。贾凯驻村后,了解到其家庭的困难情况,2016年,为考上大学的喻庆茹申请到了县青年商会5000元的爱心助学金,又在其学校为她申请到了4000元的扶贫助学金。今年初,了解到喻友良夫妻俩有发展养殖的想法后,贾凯和团县委负责人为其协调申请到了5万元的小额扶贫贷款,喻友良又筹借了3万多元,建起了5间新猪圈,目前已发展养猪100多头,成了专业养殖户,一家人实现了稳步脱贫。

    “驻村扶贫虽然很辛苦,但看到自己付出的心血有成绩、有认可,就是再累再苦,也觉得值了!”这就是贾凯的扶贫感言,扶贫的路上,他依然风雨无悔。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7/0731/4305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