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三农新农村 抓好夏管正当时

抓好夏管正当时

 

记者

    玉米是我市种植面积最大的秋作物,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就如何做好夏玉米早期管理,记者日前走访了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专家。

及时查苗、补苗,确保种植密度

农业专家提醒农民朋友,玉米出苗后应立即进行查苗,缺苗较多时要进行补种,补种的种子采用浸种催芽的方法,促使提早出苗。如补种的玉米赶不上原播幼苗时,可采用移苗补栽的方法。补栽苗龄以2叶至4叶期为宜,愈早愈易成活,但补栽苗一般应比缺苗田的幼苗多1片叶至2片叶。最好在下午或阴天带土移栽,以利返苗,提高成活率。

间苗、定苗,时间、方法要科学

适时间苗、定苗可以避免幼苗拥挤,相互遮光,节省土壤养分和水分,有利于培育壮苗。

农业专家说,间苗、定苗应做到及早进行。间苗、定苗的时间一般以3片叶至4片叶进行为宜,有利于培育壮苗。在干旱、虫害较重的地块,为保证全苗,在3片叶至4片叶时间剔除挤在一起的弱苗和劣苗,适当把定苗时间推迟到5片叶至6片叶时进行。

专家强调,间苗、定苗应在晴天下午进行。为保证群体整齐,定苗时可拔除所有弱苗,如形成空穴,可在相邻穴留双株。

中耕、化除、追肥、防虫,一样都不能少

中耕保墒。玉米苗期一般可进行二、三次中耕。定苗以前,幼苗矮小,进行第一次中耕时要避免压苗,苗旁宜浅,行间宜深,中耕深度以3厘米至5厘米为宜。

化学除草。如土壤封闭效果不好,可在杂草3叶期以前,亩用150毫升至200毫升乙阿合剂或玉米宝,兑水15升至25升进行茎叶处理,对玉米田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效。

科学追肥。如底肥不足,应在定苗前后结合中耕尽早施入磷、钾肥。对地力较差、长势较弱的玉米田,定苗后可施少量氮肥做提苗肥,促使形成壮苗,并要大苗少施、小苗多施,使全田生长一致。

防治虫害。玉米苗期害虫种类较多,而且发生普遍,对玉米的全苗、壮苗造成严重影响,可喷洒杀虫剂进行防治。

 

十字路乡作物管理抓好“五个早”

    本报讯 (通讯员 盛德劭)连日来,平舆县十字路乡抓住当前天气晴好、底墒充足的有利时机,组织广大干群迅速掀起以“五个早”为内容的秋作物管理高潮。

该乡采取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包地块的办法,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迅速进行秋作物早查苗补缺、早间苗定苗、早化学除控、早中耕灭茬、早追施苗肥。该乡组织农技人员分赴各村,向农民开展秋作物田间管理技术培训,发放技术明白纸8000份,同时向农民讲解秋田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目前,该乡日出动劳动力6000人次,已查苗补种1.4万亩,化学除控1.7万亩,追肥1.1万亩。

 

车站街道办事处狠抓秋作物管理

    本报讯 目前,秋作物的生长已进入关键时期,为确保秋季农作物丰产丰收,遂平县车站街道办事处积极动员广大群众及早动手,狠抓秋田管理。党工委、办事处聘请农业专家,通过举办培训班、发资料等形式加强技术培训。至目前,该办事处已举办技术培训班5期,发放技术资料1000余份。针对近段雨水充足、杂草丛生现象,引导群众拔除田间杂草,促进农作物生长。及时开展群防群治行动,实施药剂喷洒,以防病虫害发生和蔓延。抽调办事处机关干部和居委、小组党员组建了10个秋田管理帮扶小分队,帮助缺劳力户进行秋田管理。(车 宣)    

 

    眼下,田间玉米已经发芽,且呈现良好的生长态势,但同时也伴随着杂草丛生,影响了庄稼的生长。图为6月13日,驿城区胡庙乡郑庄村村民顶着烈日在田间除草,以确保秋粮不减产。记者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08/432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