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 >新农村 > 平舆县三夏新事多
平舆县三夏新事多
□ 盛德劭
今年的三夏时节,在平舆县广大农村天天都发生着新鲜事,农民的觉悟在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在不断提高,一切都在往好处变,老百姓的好日子越过越舒坦。
农家不存粮 户户有面本
6月5日下午,在平舆县十字路乡前盛村村前的晒麦场上,村民盛春到刚把晒好扬净的麦子拢好,就被本村盛丰面粉厂员工用自卸车将麦子拉走过地磅后入库了。他家今年种了12亩小麦,以每公斤1.68元的价钱?熏卖了5000公斤领了现钱?熏余下1500多公斤当口粮存到面粉厂?熏拿了个随时可以领取面粉的小本本。他点清8000多元现金后笑着告诉笔者:“现在种粮真省劲,国家制定的粮食收购价格合理,不出场面就卖掉了,俺也省去了搬搬卸卸流汗了。留足的口粮存到面粉厂,啥时吃啥时取,再也不操霉变、鼠害、虫害的心了。家里不存粮食不拉运,省出的时间赶紧种秋庄稼。”
今夏,像盛春到这样不出场面出售麦子、将口粮存到本村或邻村面粉厂的农户,在平舆县广大农村随处可见。
夜晚不瞧场 安全有保障
看罢了晚间新闻和天气预报,笔者像往年一样扛着被子、掂着苇席到村外的场面子去瞧护刚收下的麦子。路过村前几十家的场面子,月光下看到大堆小堆新收下的麦子惹人喜欢,可找不到一个瞧场的乡亲,只有习习凉风、皓皓明月为伴。
第二天,笔者带着纳闷去问相邻地块正在摊晒麦子的大海叔:“你不瞧场,不怕有人偷你家的麦子?”“嗨,啥年代了,哪还有人偷粮食。现在国家的政策好,群众不愁吃穿、不缺钱花,谁还干那缺德事!再说了,乡里、村里天天夜里有防火打更的巡逻车到处转,就是有一两个小蟊贼想偷他也不敢啊。”大海叔这样说。
是的,时代变了,人们的觉悟提高了,农民的安全感增强了,农家夏收瞧场这沿袭千年的习惯也将走进乡村的历史。
麦秸不上垛 秸秆广利用
“麦罢垛垛。”这千年流传的农谚,如今在平舆县广大农村越来越不管用了,麦秸垛越来越少了,秸秆得到了综合利用。
近年来,平舆县积极推广秸秆还田技术,通过大批的农业机械粉碎秸秆、悬耕机灭茬、灭茬播种机等新机械和新技术的普及应用,让秸秆直接肥了田。大力推广普及秸秆过腹还田。各乡镇大力发展养牛、养羊产业,推广和使用秸秆氨化技术。同时,广大农民在夏种时,让麦收后个别地块留下的一趟趟麦秸在种植玉米、红薯、大豆等作物时,留作宽行通风透光,就省去了拉运麦秸上垛了。留在田间的麦秸经过夏季的雨水、高温沤制腐烂后直接还了田,增加了肥力。
这些新技术、新方法在平舆县广大农村的普及运用,使秸秆综合利用率在80%以上,直接增加了农业效益。前些年,一度令乡、村干部头疼的焚烧麦秸灭茬现象,今年在该县得到了有效解决。
责任编辑:lidong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08/4326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