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历史文史研究 古皂角树 痴情守护百余年

古皂角树 痴情守护百余年

□晚报记者   任羽   /

 reny170818.jpg

古树树冠庞大。

reny170821.jpg 

挂上牌子,标明身份。

reny170824.jpg 

鸟窝在枝头隐约可见。

reny170819.jpg 

用来为古树浇灌的水管。

reny1708232.jpg 

支撑杆用以支撑下垂的树枝。

 reny1708202.jpg

保护设施随处可见。

reny1708221.jpg 

89日,虽然刚刚下过一场秋雨,但阳光依然猛烈地照在大地上。阳光所到之处,人无处可藏,唯有借助参天大树带来的阴凉,才能稍作歇息。在市风光路南段的159中心医院家属院内,一棵百余年的皂角树历经沧桑,依然痴情为这里的人们守护一片阴凉。

顺着一条林荫小路,记者走进159中心医院家属院。一路走来,记者见到不少休闲的人,有老人,有孩子,尽享立秋后难觅的丝丝凉意。

听到记者来寻找被园林部门保护起来的古树,两位老人热情地给记者指明方向:“那不是,古树就在那里,已经有好多年了,是一棵皂角树。”但当记者问到这棵皂角树的来历时,老人摇摇头,笑着说:“这棵树太老了,我们也不知道是啥时候种植的。”

据了解,这棵皂角树树高15米,冠径22米,胸径80厘米,树龄100余年,长势良好,枝叶茂盛,属二级保护名木。该树属落叶乔木,性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深厚肥沃湿润土壤,但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石灰质及盐碱甚至黏土或砂土中均能正常生长。此树种属于深根性树种,花期为35月,果期为510月,是很好的庭荫树种。

一栋家属楼旁,是一个空旷的院子。一棵饱经沧桑的古树跃然眼前,毒辣的阳光直射在偌大的树冠上,原本劲头十足的热量消散殆尽,满树的绿色将夏末的炎热完全阻挡。

年过八旬的刘老太太在这个家属院住了30多年,她告诉记者,她家就在老皂角树前,从她来到这个家属院那天,她就见到了这棵皂角树。那时的皂角树已经是如今的模样,树干苍劲有力,树冠枝繁叶茂,院里的很多孩子都在古树下戏耍。后来,古树被围了起来,有关部门采取了保护措施,这里的人们就只能远观古树了。

据记者观察,这棵古皂角树有很多保护措施,如避雷设备、支撑杆、浇水管网等。有意思的是,尽管古树外有围栏,阻挡了很多人的脚步,但围栏挡不住鸟儿的翅膀,在古树的枝头,记者竟发现了两个大鸟窝。在百年的古树上筑巢,想必更能给鸟儿带来安全感吧。

据市园林管理局有关专业人士介绍,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是按级别开展的。目前,古树保护分为3种级别。不少地方规定,柏树类、白皮松、七叶树,胸径(距地面1.2米)在60厘米以上,油松胸径在70厘米以上,银杏、国槐、楸树、榆树等胸径在100厘米以上的古树,且树龄在500年以上的,定为一级古树。柏树类、白皮松、七叶树胸径在30厘米以上,油松胸径在40厘米以上的,银杏、楸树、榆树等胸径在50厘米以上的,树龄在300年~499年的,定为二级古树。树龄在100年~299年的,被定为三级古树。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7/0811/4327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