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教育综合新闻 陪读累 花钱心疼 暑假里 家长们身心疲惫

陪读累 花钱心疼 暑假里 家长们身心疲惫

□周刊记者   肖婷婷

暑假即将结束,记者采访发现,“文化课+兴趣班”成了大多数小学生假期的“标配”,培训费用成了这些家庭的主要开销。不少家庭花费少则数千元,多则数万元。这些培训班“烧钱”,孩子过得远没有想象中轻松,给孩子报了班,接送孩子的家长直呼身心疲惫。

一整天都在培训班里

暑假期间,每天早上640分起床,730分出门,8时前赶到英语培训班,930分下课,然后去学游泳。中午1130分到家吃完饭,简单休息一下,下午230分,涛涛又出现在一家书法培训班。这是涛涛暑假一天的生活记录。

“累死我了。”昨天,和妈妈走在回家的路上,高温下,浩浩疲惫地说。

“暑假以来,我没有好好玩过一天。”浩浩抱怨。浩浩的妈妈说:“同龄的孩子都在学,你不学,就会输在起跑线上。暑假是最能拉开差距的时候,不想落后于人,就得补习。”

“这个暑假只有‘暑’,没有‘假’。”虽然暑假完全不像假期,但涛涛不敢抱怨,因为每天接送他的妈妈更辛苦,况且班里的一些同学也是这样,没有哪一个同学愿意“掉队”。

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市民周欢的孩子今年上初中。“现在升学压力大,暑假里也不敢放松。”周欢说,孩子的英语不是很好,她就给孩子报了英语班,花费2000多元。

“他还想学游泳,所以我又给他报了一个游泳班,花了1000多元。”周欢说,只要孩子愿意学,她花多少钱都心甘情愿。

家里有两个孩子的市民田炳良是周围人羡慕的对象,可一到暑假,他和爱人就“压力山大”。“女儿上四年级,儿子上二年级,补课和兴趣班都是双份。语文、数学、外语、绘画、拉丁舞,女儿的暑假被排得满满的,上课费用近一万元。儿子不愿意补课,只上了跆拳道班,花费千元左右。”田炳良说,“据我了解,孩子的同学没有不补课的,我们家的花费算中等。”

田炳良说,暑假培训班结束后,他和两个孩子商量好了,去上海迪士尼玩一次。 

采访中,记者了解,很多家长给孩子报班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家长不惜一切,只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家长们身心疲惫

“我经常跟朋友开玩笑,说暑假累啊,孩子上学,我才能放假。”市民李洁娜说,这个暑假她几乎“全程陪护”即将小升初的儿子补课,“只要孩子学到知识,我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陪读累、花钱心疼,和李洁娜一样身心俱疲的家长有不少。家长担心孩子不能全面发展,害怕孩子赶不上其他同学,不得不给孩子“加餐”。

市区高中教师张鑫表示,如今孩子的暑假生活越来越丰富,家长也越来越舍得为孩子花钱。但是教育孩子不能有攀比的心理,也并非学得越多,孩子就越优秀,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有针对性地为他们选择培训班,不应过分“压榨”孩子的放松时间,尊重孩子的天性。

“暑假里,一味强调学习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张鑫说,即使让孩子上补习班,也不能把课程安排得太满,要还孩子自由的时间,让孩子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

“暑假里应让孩子回归放松的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迎接新学期的学习。”张鑫说。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7/0815/4333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