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三农新农村 大豆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

大豆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

 

崔苗青

 

       近年来,随着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大、重茬面积增加,大豆食心虫危害逐年加重,必须引起重视。

       一、发生规律

       成虫在夜间、上午和中午均隐蔽在大豆背面、叶柄等处不动,受惊动时做短促飞行,下午三四时后开始活动,以日落前1小时左右活动最盛,飞翔在豆株顶部半米高处,一次飞翔距离不超过6米,成虫交尾时在田间能看到集团飞翔现象。越冬幼虫化蛹和蛹羽化为成虫是食心虫的薄弱环节,这时若干旱、高温或降雨过多,均可引起大量死亡。

       二、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选用抗虫耐虫高产品种。秋天翻耙豆茬地,破坏大豆食心虫的越冬场所,提高越冬幼虫死亡率;豆后麦茬地,小麦收割后正值幼虫上移和化蛹,随即翻耙麦茬可大量杀死越冬幼虫和蛹;豆茬地种植其他中耕作物,在食心虫化蛹和羽化之前再铲除一次,使成虫不能出土,从而减轻虫害。远距离轮作,当年大豆地距上年豆茬地1000~1500米以上,可减少豆田虫害。

       三、药剂防治

       1)敌敌畏熏蒸。用敌敌畏熏蒸防治成虫,可在成虫初盛期开始进行(成虫盛期田间蛾量突增,集团飞翔的蛾团数增多,开始见到交配)。将高粱秸或玉米秸截成两节1根,将其中一节去皮蘸药,节切留皮插土。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100毫升~150毫升,每61行,5米远插1根;也可用约35厘米长木棍,一端捆上棉球蘸敌敌畏防治;或用玉米穗轴吸收药液,卡在豆株枝叉上。

       2)甲拌磷颗粒剂。每亩用5%甲拌磷颗粒剂750~1000克拌土10公斤,810前后撒于田间,每4垄撒1垄。

       3)药剂喷雾。用药剂喷雾防治成虫和幼虫,可在成虫盛发期后7~10天进行,这时为幼虫孵化盛期,一般8月下旬至9月初。10%氯氰菊酯乳油、亩用35毫升~45毫升兑水40公斤;48%乐斯本、2.5%敌杀死乳油、5%来福灵、2.5%功夫、20%速灭杀丁等菊酯类农药,每亩20毫升~30毫升,兑水40公斤稀释均匀喷雾。以上药剂任选一种,在傍晚收工后进行喷药,药要搅拌均匀。夜幕降临、气温下降、药液蒸发量少,加上有露水覆盖,大豆植株成湿润状态,防治效果可达98%。专家咨询热线:039629096162909658

      (驻马店市农科所副研究员)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08/4339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