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教育小记者 爱笑的婴宁

爱笑的婴宁

中国文学长廊里有两个性格独特的女性人物,一个以哭著称,一个以笑著称,前者是林黛玉,后者是婴宁,有“黛玉爱哭,婴宁爱笑”之说。林黛玉大家并不陌生,婴宁似乎并所知不多,那么她是何人,为何爱笑?

《婴宁》是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收录于《聊斋志异》卷二,该篇小说写了书生王子服郊游遇到狐女婴宁,一见倾心、相思成疾,最终得谐鱼水的故事。作品借助婴宁这一天真烂漫、以笑著称的少女形象的刻画,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窒息女子天性的愤懑。清代点评家但明伦点评:此篇以笑字立胎,而以花为眼,处处写笑,即处处以花映带之。捻梅花一枝数语,已伏全文之脉,故文章全在提掇处得力也。以捻花笑起,以摘花不笑,写笑层见叠出,无一意冗复,无一笔雷同,不笑后复用反衬,后乃结转笑字,篇法严密乃尔。

文中几句对话,几个细节,将婴宁如痴似憨的性格特点刻划得栩栩如生。婴宁爱花、爱笑和纯真的性格特点无比鲜明,以后虽又多次写到婴宁的爱花爱笑。

婴宁这个人物让人觉得来路不明、惝恍迷离。情节的安排使婴宁始终象一个谜一样费人猜详,直至谜底完全揭开,再回首前面的情节,就会发现作者对婴宁的神异性还在艺术构思的更深处进行了虚写。王子服按照吴生的谎言在西南山中找到了那个“意甚修雅”的里落,见到了那个死去多年的姨母和寤寐思服的婴宁,而后来吴生“往觇其异”时,却“庐舍全无,山花零落而已”,王子服看到的一切全都无影无踪了。

作者不仅通过情节纵向开展时的巧妙安排和几处虚写,表现婴宁作为狐精的神异性,而且在小说结尾处设计了婴宁惩治西邻之子的奇幻情节,又在情节的横向扩展中刻划她作为一个少女的纯真个性。婴宁到了王家后,婆母嫌她“太憨生”,她任情恣意地惩治荒淫无礼的西邻之子,结果险些被逮质公堂,经过婆母一番封建礼教的训诫,婴宁“矢不复笑”,天真烂漫的理想性格消失了。这种性格的悲剧性结局虽未免使读者惋惜,却符合严酷的生活规律。

                (新源)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7/0823/4346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