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三农新农村 正阳循环农业带来生态效益

正阳循环农业带来生态效益

 

本报讯 (通讯员 田玉堂 王化远 刘国清)“利用沼液施沼肥,花生不但长得好,产量也比以前高。”近日,全国花生第一大县正阳县袁寨乡大郝村村民周德兴一家喜出望外。他家的花生加入了农业部万亩花生高产创建示范种植片。由于全是机械化耕作,今年的起垄花生不用铁锨挖,收获仅用不到一天时间就把种植的花生全部拔起,他和老伴、孙子只需将花生一垄垄装上拖拉机运回。

老周站在刚刚脱粒的花生堆前,笑呵呵地说:“你可别小看花生,它全身都是宝。今年的新花生米每斤3.2元,花生秧叶一斤也能卖1毛钱,还可以拿回去喂猪。”粮食和秸秆喂猪,猪粪发酵,产生沼气作燃料,沼渣、沼液成肥料,其生产过程为“猪--粮”、“猪--菜”、“猪--花(生)”。正阳县多年来致力开发循环农业,探索出一条新型农业生产模式。

据县农业局负责人介绍,通过这种新型模式,正阳县的沼气农户利用沼液拌种、沼渣施肥等技术手段,花生亩产330公斤以上。今年全县花生再获丰收,花生品质也大大改善,亩产收入在2000元左右,农民增收明显。国家、省、市农业专家前来测试产量,通过现场测量,大郝村核心示范片起垄花生,亩产高达353公斤。周德兴家的5.5亩花生收入可超万元。

       在吕河乡夏庄村,村民陈泽有家中用沼气烧水做饭、照明取暖,派上多种用场。他说,用上沼气以后,他家4口人每年节省煤电、液化气支出1000多元。更令全县沼气户高兴的是,办沼气还改善了农户的卫生面貌,用沼气热水器还能洗澡。通过发酵杀灭了病菌和寄生虫卵,阻止了病菌的传播。厨房没了烟熏火燎,厕所、猪圈没了蚊虫乱飞。2002年以来,正阳县在各级财政的支持下,全县共建沼气池3.4万口。袁寨乡作为全县唯一一个万亩花生高产创建示范片,种植花生面积1万余亩,其中核心示范片1046亩,2010年计划建成花生高产创建示范基地。

眼下,正阳“猪--粮”、“猪--花(生)”、“猪--果”、猪--菜”模式已在全省得到逐步推广,受益农户不断增加,农户收入不断增加,全县农民争相修建沼气池已成燎原之势。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08/434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