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新农村 “俺太需要这样的大学生‘村官’了”
“俺太需要这样的大学生‘村官’了”
□ 王炜莹 甘世杰 高万宝
“大学生来到俺村不仅带来了党的关怀,带来了科学技术,还带来了富裕,带动了经济发展,大学生‘村官’真中,俺太需要这样的大学生‘村官’了!”正阳县吕河乡朱腰村村民一提起去年分配到这里的大学生村干部陈伟,就赞不绝口。
陈伟自去年10月份来到朱腰村任村主任助理以来,通过深入实际考察、全面走访、与村两委成员交流等方式进行村情了解,发现该村交通条件较好,基本达到村组柏油路相通,群众以传统种植业为支柱产业,部分农户养猪但没有形成规模,而且缺乏科学喂养技术,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在村两委会上,他多次提出建议,寻求发展经济的点子,最终确定了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发动群众,通过联系在外经商的村民筹集资金,建一个万头养猪场的方案。在他的带领下,万头猪场建成并成功运作,增强了附近村农民群众致富的信心,随后在小高庄、朱庄、王森沟、崔庄等村建起了多处标准猪圈。截至目前,这些猪场年出栏2.5万头,增收近百万元。但是在金融风暴的余波下,生猪市场价格不稳定,养猪户不仅不赚钱,甚至赔本。为了增强养猪户的信心,陈伟就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解党和国家的补贴等政策,并为他们担保小额贷款,利用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引导农民科学养殖,同时及时把自己在网上搜索到的市场行情及有关技术提供给村民。随后,在他的倡议下,村支部书记带头成立了生猪养殖联合社,变传统养殖模式为统一配料、技术、销售为一体,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生猪养殖业的运作并没有使陈伟沉浸在成功的满足中,该村村民有种植晚秋黄梨的,利润非常可观,但是村民由于信息闭塞,想了解情况却苦于找不到门路,陈伟就一遍遍在网上搜索查找相关信息,期望找到一条既能带领群众致富又高产、方便、快捷的致富之路,后来发现漯河有成功种植及推广经验,于是到漯河实地考察,了解黄梨的生长周期、生长环境、种植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及丰收后的销路等方面的问题。在他的积极推广、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大力宣传下,该村黄梨种植已初具规模,全村种植晚秋黄梨已近百亩。通过陈伟积极不懈地与漯河基地协商,目前朱腰村已成为试点,并有专业技术人员上门指导。
责任编辑:lidong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08/43537.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