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三农新农村 我市抢抓机遇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步伐

我市抢抓机遇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步伐

 

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增强农民增收致富保障

我市抢抓机遇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步伐 

本报讯 (记者 丹) 今年初以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应对金融危机、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部署,按照强基础、重民生、抓改革、促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惠民生的重大决策,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不断加大项目争取和实施力度,全面推进农村基础建设和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粮食生产创新高、增加农民收入打下了良好基础。

农田水利建设取得新突破。今年,全市各地扎实组织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共投入各类资金12.9亿元,新增和恢复有效灌溉面积161.17万亩,是计划的5.37倍;新增旱保田145.06万亩,是计划的5.8倍;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74万亩,是计划的10.7倍;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335万亩,是计划的33.5倍;打配机井15115眼,是计划的3.7倍;修建各类建筑物7502座,是计划的1.5倍;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6.5平方公里,是计划的1.33倍;坡改梯2.6万亩,是计划的1.3倍;挖修沟渠5741条,长2447公里;整修道路4600条,长3200公里;修建拦蓄补源设施250处。应急水利工程建设全省验收位居第二,上蔡、正阳、遂平三个县受到省政府表彰。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始终处于全省靠前位次,水管体制改革全省验收位居第一,其他各项水利工程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受到省委、省政府和省水利厅的肯定。

抗旱减灾工作取得新成效。去年10月小麦播种以来,全市108天无有效降雨,造成全市受旱面积达1175万亩,972万亩小麦全部受旱。旱情发生后,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在全市掀起了抗旱浇麦保丰收的高潮。全市日出动劳动力43.4万人次,动用机井7.9万眼,投入抗旱设备9.7万台(套),新打机井1087眼、土井4300多眼,投入抗旱资金1.74亿元。通过两个多月的苦拼实干,累计抗旱浇麦1143.8万亩(次),为今年的夏粮总产又创历史新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应急灌溉工程取得新成绩。抗旱夺丰收应急灌溉工程完成投资1.17亿元,共新打机井1.48万眼,洗修旧井9281眼,分别占计划下达任务的127%204.5%。疏浚渠道9262.1公里,超额完成建设任务;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2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48.9%。经省水利厅验收,我市建设项目全部达到优质工程标准。防洪排涝抗旱减灾工程实际完成土方652万立方米,建筑物维修及新建597座,发展除涝面积305.51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10%

重点水利工程取得新推进。小洪河治理完成投资4307万元,新建涵闸29座,新修护坡10处,新建桥梁和防洪闸各1座。大、中型水库完成投资1.6亿元,薄山、宋家场两座大型水库和华山等5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度快、质量好。自流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项目完成投资6700万元,恢复改善有效灌溉面积4.8万亩。民办公助项目完成投资2187万元,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11.28万亩。滞洪区安全建设完成投资2800万元,小农水项目完成投资800万元。宿鸭湖水库除险加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杨庄滞洪区安全建设项目等相继列入国家投资计划,现已开工建设。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08/436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