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新农村 大棚黄瓜灰霉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大棚黄瓜灰霉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 崔苗青
一、症状特点
灰霉病主要危害黄瓜的花、瓜、叶片、茎蔓。病菌主要从开败的雌花侵入,致花瓣腐烂,长出灰褐色霉层,进而向幼瓜扩展,使小瓜条变软、腐烂和萎缩。病部先发黄,后长出白霉并逐渐变为淡灰色,严重时瓜条腐烂脱落。茎蔓发病后,茎部腐烂,严重时整株枯死。病花如果落在叶片上,则引起叶片发病。
二、发病规律
由真菌侵染引起,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靠气流、雨水及农事操作等传播。发病的最适温度为20℃~25℃,适宜湿度为持续90%以上的高湿条件。春季温度在20℃左右,阴天光照不足、连阴雨时,或棚室内湿度大、结露持续时间长、放风不及时且温度低时,适宜病害发生流行,病害重;若温度高于30℃,则病害停止蔓延。
三、灰霉病暴发的主要原因
1.气候条件适宜。大棚内的高湿度是诱发黄瓜灰霉病发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2.抗药性的产生。目前,生产上常用的药剂为速克灵,但是灰霉病病菌已经对50%的速克灵可湿性粉剂产生了抗药性,防治效果较差。
3.防治偏晚。黄瓜灰霉病一旦发生后迅速蔓延,短期内就暴发流行;在预防用药的前提下,黄瓜结瓜期是该病侵染和烂瓜的高峰期,更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期。
四、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保持棚面清洁,增强光照,及时放风。避免在阴雨天浇水,防止大水漫灌,最好选在晴天上午浇水,膜下暗灌,减少棚内湿度。
2.清除病残体。及时摘除花瓣、病叶和病果。因为病菌主要侵染花瓣,如果能及时在花瓣凋萎前摘除,装在塑料袋内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可明显减轻发病。
3.生物防治。木霉素300~600倍液防治灰霉病效果较好,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值得推广。
4.药剂防治。根据病菌侵染规律,喷药要提前,防治黄瓜灰霉病的最佳适期为发病初期即花果期。从花期开始喷药,一直到结瓜期,每隔7天左右用药1次,连续进行2~3次;选择不同施药方法以及不同药剂品种,交替轮换使用,确保防治效果,延缓病害抗药性的产生。药剂防治方法有烟熏和喷雾。最好选用烟熏剂防治,烟熏效果优于喷雾,防治较为彻底。可选用45%百菌清烟熏剂或20%百霉速克烟熏剂,每亩用250~300克,棚内放置8~10个点;于傍晚用暗火点燃后立即密闭烟熏一夜,次日开门通风。喷雾法施药后要及时通风,降低湿度。发病严重时需加大剂量,使药液喷到幼果上。可选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液量为每亩50公斤,防治效果在95%以上。
专家咨询热线:0396-2909616、2909658。(作者系驻马店市农科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lidong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08/43684.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