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三农新农村 段木灵芝发菌期管理技术要点

段木灵芝发菌期管理技术要点

 

魏银初

为提高段木灵芝的栽培成功率及产量和品质,应根据段木灵芝对外界环境的要求,顺应今春的天气特点,加强段木灵芝的发菌期栽培管理。

一、今年我市段木灵芝的栽培情况分析

今年,我市段木灵芝栽培规模约300万袋,主要集中在确山县的石磙河、任店等乡镇。栽培袋制作时间较往年偏晚,多集中在1月份完成栽培袋接种工作,目前接种已全部结束。由于栽培数量大,绝大部分种植户在塑料大棚内发菌。塑料大棚保温性能差,阴雨天棚内人工加温耗费燃料多、升温慢;晴天利用太阳光能升温快,有时棚内温度在35℃以上。高温低温均不利于菌袋发菌,且可能造成感染杂菌、虫害、烧菌等不利情况的发生,严重者栽培失败。

二、段木灵芝发菌期栽培管理技术

1.段木灵芝发菌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温度控制在26℃~28℃;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菌丝生长初期,空气中二氧化碳不能超过0.03%,中后期逐渐提高到1%3%;暗光培养,不需要光照。

2.加强发菌期管理,培育健壮菌袋

目前,栽培户的菌袋菌丝均已定植。段木灵芝菌袋内的菌丝生长一段时间后,菌丝的活力不断增强,已基本适应了外界环境条件,只要没有大的意外,菌丝就可以安全长满菌袋,这期间的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适当增加发菌中期培养环境的通风量,及时对菌棒翻堆,防止高温烧菌。随着菌丝的不断增长,菌丝的呼吸强度和呼吸总量也相应增加,对氧气的需求量增加较快。只有加大通风量才能满足菌丝生长的需要,每天应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当灵芝菌丝蔓延封面,向纵深生长,长速明显变慢时表示菌丝需氧量得不到满足,可以用刀片在菌袋下半部位(已发菌位置)划一道缝,以利增氧发菌。同时,对菌棒翻堆,调整交换上下层、内外层的位置,均匀发菌,发现有杂菌感染的及时挑出,另行堆放培养或销毁。通风、划袋、翻堆等措施均可使袋温升高,当袋温升高到32℃时,要采取加大放风量、延长放风时间、增加遮阳网层数等措施降低温度,严防高温烧菌。

2)经常检查菌丝生长旺盛期菌袋内培养料的温度,适时疏散菌袋,增强散射光量。随着菌丝生长加速,菌丝体自身也会产生呼吸热,注意经常检查菌袋内培养料的温度。如果菌袋摆放过高菌堆过大,菌袋之间通风散热太差,就会导致料温上升过快。如果料温上升到32℃以上,就有可能影响菌丝的正常生长,甚至会发生菌丝萎缩停止生长的不良现象。因此,菌丝生长旺盛期,在检查菌袋料温时发现料温过高,应采取疏散菌袋、增加通风量、降低培菌环境温度等措施,防止料温进一步增高。

3)增加散射光,促菌丝后熟。短段木外表已全部发满灵芝菌丝体后,为让菌丝发透,从营养生长向出灵芝生长转变,还需继续培养,促使菌丝老化。可在弱光环境中培养20天以上,当菌袋内段木块之间菌丝连接紧密难以分开,出现部分红褐色菌被,段木轻压微软有弹性,劈开段木其木质部呈浅黄色或米黄色,部分芝木有芝芽形成时,这样的段木发菌达到成熟,可以覆土出灵芝。

4)定期喷药净化培菌环境。每隔710天应在发菌棚(室)或其他培养场所喷洒消毒药物(金星消毒液、克霉灵)和杀虫剂(虫百杀、高效氯氰菊酯),减少空气杂菌密度和各种害虫的数量,从而减少培菌期因环境过差而导致菌袋污染率上升。

5)防止鼠害。在菌丝生长期一旦发现鼠害,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防治。

咨询热线:0396-2909296。(作者系驻马店市农科所副研究员)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08/4375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