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三农新农村 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安全用药技术

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安全用药技术

崔苗青

安全合理科学用药是生产无公害蔬菜,减少蔬菜农药残留,保证消费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一、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

国家规定的高毒以上农药,如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涕灭威、呋喃丹、异丙磷、甲胺磷、氧化乐果、甲拌磷等一些高残留农药如滴滴涕、六六六等,对人有致畸、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的农药如杀虫脒、除草醚等,均不可在蔬菜上使用。生产无公害蔬菜选用农药时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以降低蔬菜中农药残留量。

二、对症下药

正确诊断病虫害种类,选准对口农药,防止因误诊而错用农药造成蔬菜上农药残留量增加,贻误了防治期。

三、掌握施药技术

如何使农药充分发挥药效,必须根据病虫中毒机理,讲究施药技术,做到以少量的农药收到较高的防效。

1.正确掌握施药浓度。生产中使用农药要根据说明书提供的用量,不可随意增减药量。药量大不仅浪费农药,而且容易使植株产生药害,增加蔬菜上农药残留量,污染环境,影响消费者的健康;减少用药量,收不到杀虫治病的预期效果,也会造成损失。

2.交替轮换复配用药。长期单一使用一种农药,容易使病虫产生抗药性。如长期使用内吸性杀菌剂,病菌很容易产生抗药性,同样长期使用单一的农药,害虫也易产生抗药性。曾经被誉为杀疫病的王牌杀菌剂瑞毒霉,20世纪80年代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到1993年病菌对该药的抗性最高已增加到700倍;速克灵80年代中期开始用于防治番茄灰霉病,90年代中期病菌抗性已增加到680倍。全国已有30多种害虫,10多种病菌对几十种农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由于病虫害对农药产生了抗性,菜农用增加药量的办法以提高防治效果,结果人为地筛选了抗药性更强的病虫后代,继而再提高用药浓度,病虫抗药性进一步增强,造成恶性循环,也不能解决病虫害防治问题。轮换或复配用药是有效延缓病虫产生抗药性的途径。必须指出,提倡轮换复配混用,并非混用的农药品种越多越好,必须了解农药的性质,有目的的混用,否则收不到预期效果。

3.改变农药剂型,使用烟剂、粉尘剂。利用温室、大棚可密闭的特点,采用烟剂熏蒸和粉尘防治棚室蔬菜病虫害,较喷雾防治省力、省工、省药,效果好,也减少了棚室蔬菜上的用药量。

4.改用小喷片喷雾。使用0.7毫米~1毫米孔径的小喷片,较1.3毫米孔径的喷片喷出的雾滴小,覆盖面大,节省用药。

专家咨询热线:0396-2909616 2909658。(作者系驻马店市农科所副研究员)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08/43777.shtml